對于二八原則,可能大家都比較熟悉,二八原則又名80/20定律、帕累托法則(定律)也叫巴萊特定律、最省力的法則、不平衡原則等,被廣泛應用于社會學及企業管理學等。
其實對于豬場來說,也是有很多符合二八原則的。
一、20%的母豬掌握著80%的豬場效益:
豬場效益的高低,是由母豬產能的高低決定的,母豬是豬場豬只的生產機器,它的產出量決定著豬場的存欄量,而總體來說,一頭母豬的投入費用,相對來說是均等的,但產出是有差異的。以一頭豬一個生產周期消耗1500元,窩產10頭仔豬為例:一頭仔豬的落地成本,就平均為150元;如果母豬只產5頭仔豬,每頭豬的落地成本就為300元,相差150元。按100公斤出欄體重算,想要產品5頭豬的與產10頭豬效益相持平,第一是豬收購價格要每公斤高1.5元,而要達到這樣的價格差異,是很難的。而另一個途徑就是把每公斤的造肉成本降低1.5元,雖說產得少的豬,相對來說要長勢快一些,但如果達到這樣的差異,也是不可能的。
綜上所述,一個豬場賺錢的關鍵所在,是這個豬場對于母豬的管理意識。所以對于一個豬場來說,看豬場對母豬的投入意識,就可以看出豬場的管理意識及水平;看豬場母豬的水平,就可以看出豬場效益的高低。
二、20%的殘豬浪費著80%的精力:
對一個養豬人來說,最累的不是身體上,而在于內心。
我們過度關注于一些不能處理的問題。為此殫精竭慮,耿耿于懷。比如久不發情的母豬,久治不愈的病豬,長勢不良的僵豬等。而很多時候,我們對于一些治療無效的豬只,格外關注,總想通過我們的管理,能夠將它們改變過來,但往往是事與愿違,浪費大量的精力,投入較大的成本而得不到想象中的回報。
對于殘豬的過度關注,導致我們對于那些健康的優良豬只失去了關注。對于好豬,我們除了日常工作,根本不關注。而當好豬變成有問題豬時,我們才發現,才加強對它的關注。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很多時候我們都在亡羊補牢,而非未雨綢繆。導致我們心沒少費,力沒少出,而效益不增反降。
三、20%的無效豬拉下了80%的利潤:
對于豬場來說,是一個動態的整體,在這個整體的運作過程當中,不可能不出現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導致了一部分無效豬的產生。而這部分無效豬,拉下了豬場大部分的效益。而對于豬場來說,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流程機制是不夠的,還要有豬只的淘汰標準,經過效益核算,分析出什么樣的豬是不給豬場賺錢的,什么樣的豬,養在豬場豬場是賠錢的。以標準及時淘汰這些無效豬只,才能保障豬場效益不流失。
四、20%的管理決定著80%的疾病發生:
對于豬場,管理中重中之重,而管理是投入最小,而收益最高的。但在實際生產中,很多養豬場往往忽略了環境的管理,而過多的去關注防病、治病。其實豬只的發病,很多時候都是環境的管理不當造成的。中醫所講的致病外因:風、寒、暑、濕、燥、火,分析起來都是環境管理的內容;而中醫所講的內因: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就是講得豬只的管理。管理好了,這些致病的內外因素去除,豬只健康少生病,效益自然也就上來了。
所以,管理是豬場的重中之重,一定要加強,不能懈怠!
五、20%的營養決定著80%的生長速度:
對于營養水平,現在的各個飼料廠家,總體來說從指標上來說,差異不是很大。但對于豬來說,長勢就會有很大差異。營養是根本,吸收是關鍵。這里面除了配方組成,還要求原料質量與加工工藝。營養的差異并沒有20%。好的營養,可以加強豬只的腸道健康,促進豬只營養的吸收,提高豬只的抵抗力,豬只健康生長速度快,從而使養豬獲得好的收益;而差的營養,腸道受損,豬只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導致疾病的發生,甚至導致豬只的死亡,直接影響豬場的效益。
營養是關鍵,對于營養,不能掉以輕心,營養并不是簡單的原料混合。
細想起來,豬場還有很多的二八原則,這些要通過我們的分析,來制定我們豬場管理的依據,從而為我們的養豬業保駕護航,使我們養豬效益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