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疾病的發生與養有直接的關系:
(一)養與腹瀉
豬疾病與養的關系!萬萬不能忽視這些細節!
腹瀉是最常見的一種病,人們都把腹瀉更多的與細菌病毒聯系起來,但腹瀉的發生與養有更大的關系。
寒冷、潮濕、不衛生與奶水質量差,是哺乳仔豬腹瀉的最主要原因,除大腸桿菌的影響外,更多的是溫度、濕度與所吃進的奶水質量。斷奶仔豬的腹瀉,是因為所吃進的飼料無法徹底消化,其中間產物無法被吸收,卻從豬體吸收水分,導致腸道電解質失衡,引起腹瀉的發生。
腹瀉造成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脫水,體內嚴重脫水時才會使豬致死,及時補液可明顯減少傷亡。幾乎所有的腹瀉都與溫度有直接關系,掌握好溫度,就會減少腹瀉的發生。
(二)養與呼吸道病
每種病的發生都是多砂不利因素同時作用的后果,而且發病也會有一個由輕到重、由少到多的發展過程,看似嚴重的呼吸道病,其根源卻是由于環境變化引起的。
下面是秋季呼吸道病發生常見的幾個步驟:
1、環境條件差,特別是空氣中氧氣含量不足,增加了呼吸系統的負擔,抵抗力降低。
由于天氣變冷,許多飼養員都會采用關閉門窗的辦法保持舍內溫度;但這樣做如果不注意,會讓豬舍內的空氣質量產生過大的變化,如有害氣體無法及時排出,氧氣不能及時得到補充,從而豬舍內氧氣含量低于正常,豬只得以增加呼吸次數來彌補氧氣不足的問題;同時,有害氣體中的氨氣會損害呼吸道粘膜,使呼吸道粘膜對有害細菌的阻擋作用大大降低。
2、氣候多變,特別是溫度變化大,使得部分豬只引發感冒。
秋季晝夜溫差大,冷風時常出現,又由于豬舍各部位通風情況和溫度情況不同,如果注意不到,會使部分豬出現感冒,明顯的癥狀是采食少、體溫升高、個別有呼吸急促現象。
3、感冒的豬由于沒得到及時的治療,同時由于環境條件惡劣,進而發展成為呼吸道感染,出現明顯的呼吸道癥狀。
4、由于支原體、園環病毒和藍耳病毒的感染,引起機體免疫力降低,導致無力抵抗病原菌的侵襲,一些病原菌如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副嗜血桿菌、巴氏桿菌等乘虛而入,引起繼發感染。
5,由不同種類的病原菌混合感染,出現呼吸道綜合癥。
我們發現,每次發生的呼吸道病,在解剖時往往會出現幾種病的病理癥狀,單純針對某一種病原的藥物常不見效或效果很差,而且這些病原多是條件性致病菌,在豬抗病力降低時才會突出出來,而且越是病豬越易被感染。
6.出現呼吸道癥狀的豬沒有及時得到治療和其它豬只沒有得到必要的預防,使得病豬不斷排放病原,引起了大面積的傳染。
(三)養與夏季母豬不發情
人們都會把夏季母豬不發情的原因全部歸結到高溫上面,其實母豬不發情與營養的關系更大,營養不足特別是維生素的不足是導致不發情的最主要原因;因為在同樣溫度條件下,農戶飼養時只是增加青綠飼料的供應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1)夏天豬的采食量普遍較小,在相同的飼料配方中,能量可滿足其需要,但其它成分特別是維生素會出現不足,特別是體內不能合成的脂溶性維生素A和Eo—食入少
(2)由于熱應激的影響,豬對維生素的需要量加大。—需要量大
(3)高溫季節,部分維生素的破壞加劇,相同保存期的飼料中含有的維生素量小得多。—破壞增加
(4)夏天所用的原料如玉米,其維生素的含量要普遍低于新鮮玉米,而且劣質玉米(如發霉)多在夏天上市,更加重了原料質量差的危害。—含量低
(5)夏天一些原料中的脂肪易變性,影響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利用。—利用率低
缺乏維生素,特別是被稱為生育酚的維生素E,發情不理想就可以理解了。
(四)養與秋季母豬死胎
每年秋后,都會出現一階段的母豬產死胎問題,懷疑藍耳病的有,懷疑偽狂犬的有,懷疑乙腦的有等,但詳細考查死胎的情況,卻又并不全象,因為傳染病引起的死胎都會伴著流產,并且多數病會造成體溫升高帶來的厭食。綜合多種因素,我們認為真正的罪魁禍首是夏秋季節嚴重的濕熱。
1、因濕熱,更加重了豬對熱應激的敏感性,因為干熱時豬體散熱較好,濕熱時散熱困難,這也就是六月份高溫時仍沒造成母豬太大危害的原因。
2、因高溫,容易出現營養缺乏(如前述)。
3、因高溫,母豬會增加呼吸、增強外周血液循環,相應的對內部特別是生殖系統血液循環作用減弱,造成胚胎供血不足;同時母豬體溫相對升高,胎兒在較高溫度下,代謝增強,對營養的需要量更大;兩種因素造成胎兒營養不良,活力減弱。
解決夏秋季高溫,滿足所需營養,是減少母豬產死胎的有效措施。
(五)、養與水腫病
人們都會認為水腫病的發生是因為大腸桿菌感染后產生的毒素引起的,但沒考慮水腫病的發生與營養的關系更大,因為水腫病的直接因素是營養落差的出現。為什么水腫病出現在保育階段,為什么注射過水腫疫苗的豬仍然發病?為什么又多出現在飼料轉換以后?我們認為,水腫病其實是一種蛋白中毒癥,是因為飼料變換太急引起的代謝的不適應。因為換料后蛋白沒有降低,但賴氨酸比例降低了,也就是出現的氨基酸的相對不平衡,所吸收的氨基酸不能合成為體蛋白,多余的氨基酸只能通過腎臟轉化為能量物質和尿酸尿素,這就加重了腎臟的負擔;當腎臟過度勞累時,無力排瀉過多的水分,就形成了水在體內的蓄積,也就出現了水腫。
養重于防,并非抵毀防的作用,也并非忽視治的效果。在應激出現時,防是必要的;在發病初期,治可以降低死亡,減輕損失。對健康豬群,我們重養;在應激出現時,我們要防;在病發初期,我們要“制”;在病情嚴重是,淘可能是最佳的選擇。
讓豬場永遠被稱為養豬場,而不是獸醫院或療養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