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蛋雞飼養一般分為三個階段:育雛期(0-6周)、育成期(7-20周)和產蛋期(21-72周),每一階段都有換料、轉群等因素導致腹瀉、消化不良等疾病的發生。育雛期由于腸道功能不健全,腸內的菌群不完善,機體抗病力差,適應性低,有利于有害菌的侵入,易發生感染,引發一些腸道疾病,出現我們經常見到的“糊肛”。
2、由育雛期向育成期過渡、育成期轉化到產蛋期,這兩個階段都有一個換料期,因各階段的營養需求不一樣、適口性不同,飼料的改變破壞了之前的腸道菌群的平衡,再加上轉群、打疫苗的應激,使機體的代謝紊亂,腸道正常的吸收轉化能力受到影響,體內環境發生變化,抵抗力下降,給病原菌侵入提供了條件,引起腸道疾病的發生。
3、產蛋期的腸道問題較多,有生理性腹瀉、非病原性腹瀉與病原性腹瀉。生理性腹瀉是產蛋雞都會有的一個時期,產蛋是卵巢、輸卵管活動的產物,和機體的營養狀況與外界環境條件密切相關。8周齡以后隨著內分泌器官活躍,分泌的激素增多,促進卵泡快速發育,在激素的作用下完成產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易發生腹瀉。非病原性腹瀉是由育成期料轉化為產蛋期料的換料應激引起,為了滿足產蛋的需要,石粉的用量添加不合理,飼料配比不當(麩皮添加過多即粗纖維含量偏高);天氣變化無常,忽冷忽熱,溫差較大,使雞群機體處于應激狀態,正常的功能受到影響,抗病力降低,導致一些疾病的發生,從而轉化為病原性腹瀉。
病原性腹瀉包括霉菌毒素導致的腹瀉、細菌性腹瀉、病毒性腹瀉及細菌性與病毒性混感或并發感染、寄生蟲引發的腹瀉。
4、霉菌毒素腹瀉主要是由于飼料霉變或腐敗,使得霉菌生長繁殖,產生大量毒素破壞器官的正常功能,導致生長受阻,飼料轉化率低下,產蛋率下降,使機體細胞免疫功能下降,增加了機體對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
5、細菌性、病毒性及混合感染或并發感染引起的腸道疾病很多,常見的有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等與新城疫、溫和型流感、傳染性法氏囊炎等混合感染的病例較多。現階段的養殖環境使得病原微生物混合感染、并發及繼發感染越來越多,病原微生物耐藥性的出現,又增加了治療的難度。由此引發的疾病也有增長的趨勢,導致腸道環境被破壞,降低了飼料的利用率。
6、寄生蟲寄生的部位不同,引起的癥狀也有一定的差異。常見的寄生蟲有球蟲,寄生在雞的腸道上皮上,感染的腸壁給病原微生物提供了一個入侵的窗口;白細胞蟲通過血液循環進入各臟器,完成本身的繁殖,引起內臟出血,腸道失血,導致腸炎;毛滴蟲病,寄生在上消化道的一種原蟲病,口腔內有偽膜,肝臟表面有凹陷的車輪狀壞死灶,盲腸內有臘腸樣栓塞物,本病因環境條件差易誘發,此病在散養戶的養殖中常見;絳蟲蟲體以機械刺激、阻塞腸腔、代謝產物的毒素作用、奪取宿主大量營養物為基本致病因素,可引起腸炎,蟲體聚集成團時導致腸阻塞,致使腸壁產生結核樣病變。
7、蛔蟲病的發生與飼養條件密切相關,飼料中含動物性蛋白多、營養全面時,可使雞有較強的抵抗力,動物蛋白不足或飼料配合過于單純,飼料利用率不高,可增強易感性。蛔蟲蟲體鉆入腸粘膜,破壞粘膜及腸絨毛,造成出血和發炎,并易導致繼發細菌感染。其代謝產物對機體也有毒害作用,常使雛雞發育遲緩,成年雞產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