犢牛腹瀉又稱犢牛拉稀,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是犢牛常發的一種胃腸疾病。犢牛常在出生后2~3天開始發病,對犢牛的發育、生長、成活等有很大影響。在大群飼養時,犢牛腹瀉發生率常達90%~100%,死亡率最高可達50%以上,對奶業的發展威脅很大。由于病因比較復雜,確診困難,易形成誤診;而且消化道內有益的微生物也在醫治進程中被抑制或殺滅,使正常微生物群的均衡遭到毀壞,因此久治不愈。
目前主要的手段以預防為主。對于犢牛腹瀉,喂食時做到“六定“,將大面積減少疾病的發生。
一、定時每天每頓的吃食時間需要固定,提高犢牛的消化功能。
二、定量喂奶時,每頭犢牛的喂奶量需要固定在200~300毫升之間。
三、定質量不能用不健康的奶牛的奶喂食犢牛,需要保證犢牛的奶源安全。
四、定溫度每次給犢牛喂奶的溫度需一致,保持在38度左右,過高或過低都會對犢牛的免疫力有傷害。
五、定人員喂食的人員不要頻繁更換,犢牛警惕性高,不喜歡和陌生人打交道。熟人更容易引起它的條件反射,知道喂食的時間到了。
六、定槽位吃食的地方比較熟悉,也對犢牛的食量有助益。
不僅要十分注意預防犢牛腹瀉,還要在飼料和飲水中添加微生態制劑,增加腸道有益菌群,對消化機能提升有益處。微生態制劑能使有益菌大量繁殖,變為優勢菌群,抑制大腸桿菌等有害菌群的繁殖。林清告訴記者,目前市面上此類產品很多,需要看指標,有效活菌含量越高越好。此外,一旦發現有腹瀉癥狀的犢牛,需要及時隔離,盡早治療。牛場也不要集中產牛犢,也不要在天太冷的時候產牛犢,存活率會非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