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豬水腫病又稱腸毒血癥,是由病原性大腸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種斷奶后仔豬急性、高度致死性、散發性傳染病。該病發病率雖不很高,但病死率很高。
流行特點。斷奶后7-10天的仔豬多發,特別是生長快、營養狀況良好的仔豬,發病時間多集中在3-5月和9-11月。
發病原因。⑴管理不善,衛生不良,消毒不嚴,營養缺乏,引起腸道微生物區系的變化,促進致病性大腸桿菌繁殖,導致發病。⑵斷奶后飼料單一或喂給大量蛋白質飼料,引起仔豬胃腸機能紊亂,有利致病菌繁殖并產生毒素,誘發該病。⑶仔豬生后,母源抗體的傳遞是通過小腸吸收母乳而獲得,母源性大腸桿菌性抗體在仔豬體內維持時間是7-35天。⑷仔豬消化機能不全,胃底腺不發達,體內缺乏淀粉酶和胃酸,影響植物蛋白和淀粉消化,在腸道內腐敗分解,產生毒素,致腸道功能異常。⑸過早斷奶,飼料驟換,飼養方式不當,氣候變化,陰雨潮濕,以及防疫和閹割等諸多外部應激因素均可誘發該病。
臨床表現。急性患豬突然發病,步態不穩,走路蹣跚,倒地后肌肉震顫,嚴重的全身抽搐。眼瞼蒼白、水腫口吐白沫。通常是在敏感豬群中一頭或幾頭見不到明顯的臨床癥狀,幾小時即死亡,被感染的豬只大多很健壯,吃得飽長得快,亞急性型豬表現食欲廢絕,精神沉郁,體溫多不高,眼瞼、鼻、耳、下頜、頸部、胸腹部等水腫,皮膚發亮,指壓留痕。行走時四肢無力,盲目前進或轉圓圈,倒地后四肢呈游泳狀,很快出現后肢麻痹、癱瘓,倒地不起。
解剖特征。最突出的是水腫、胃、眼瞼、結腸腸系膜、喉部皮下、腹部均有發生,尤以胃壁水腫最明顯。
治療。⑴2.5%恩諾沙星注射液,每公斤體重10毫升,肌注,每日2次,連用2-3天。病重者用5%葡萄糖鹽水300-500毫升,維生素C10毫升1次靜注。⑵瀉痢止、菌支滅和腸炎康單獨或任選2種合用,并配以增益素直接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