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豬“暈車”也是病嗎?
豬“暈車”,在行業內稱為運輸應激綜合征。它是當豬受到運輸過程中強烈的驅趕、捉拿、車輛顛簸、擠壓、高熱、嚴寒等外界刺激,情緒高度緊張引起的全身非特異性反應。
應激在一定的強度內可以提高機體對內外環境的適應能力,是機體中重要防御機制。運輸應激的強度和時間不易控制,往往超過動物機體耐受閾值,導致豬群抵抗力降低,豬群易感染疾病,生長受到抑制,嚴重者甚至死亡。
二、運輸應激綜合征的發生機制
經典應激發生機制認為,應激是在神經內分泌系統的控制下的全身非特異性防御反應。
三、如何防治豬運輸應激綜合征
1.選擇優質豬源
選擇車程不超過4小時的豬源地。長距離運輸,中途難補水、補料,豬只缺水,水鹽代謝紊亂,尤其是體重在20kg內仔豬,能量和物質儲備閾值低,更容易發病。
選擇單一豬源,引種或外購仔豬選擇固定豬場。確保引種場,沒有疫情,免疫背景、飼料品牌和飼養程序清晰可溯源。引進皮紅毛亮,天然孔無異常分泌物或附著物,整齊度高的健康豬群。適當提高引入豬群的日齡和體重。
2.減少運輸中應激
運輸前對豬群進行限飼,日糧補充優質抗應激劑。短途運輸前可以不飼喂或者喂青飼料,在運輸前3d適當添加抗應激劑,費用不高,作用顯著。
運輸車輛嚴格清洗、消毒、晾干,適量墊稻草,防止肢蹄損傷。車輛分成小格單元,防止車輛上下坡時豬群擠壓、踩踏,導致豬只傷亡。
選用經驗豐富的司機。運輸過程中控制車速,尤其是起步和停止階段,緩慢加速和減速,遇到路況復雜情況,提前減速,注意人、車、豬安全。
科學選擇運輸時間。參考天氣預報,規避大熱、大雨、冰凍和雷電,夏季酷暑選擇清晨和傍晚時候,冬季嚴寒選取天氣晴朗的中午(建議每年10月下旬至次年3月上旬不往養殖場運輸豬群,規避重大傳染疫病)。
運輸途中注意保溫和防暑。生產實際中,往往考慮到運輸成本,沒有選用專業運輸車輛,運輸密度大,車內高溫、高濕,條件差。可以采用覆蓋篷布或者遮陽網等簡單、有效方式,盡可以降低應激強度。
3.加強飼養管理,避免應激繼發癥
嚴格執行隔離飼養制度。選取刺激性小的碘制劑和醛制劑對入場時車輛和豬群消毒,在隔離舍連續3天,一天2次帶豬消毒,安排專一飼養員飼養,至少在隔離舍飼養1個月。
規范飼養流程。入場給予充足清潔的飲水,飲水補充優質抗應激劑,入場24小時內不給料,讓豬只胃腸排空;入場24-48小時之間給予體重1%的飼料,48-72小時給予體重2%的飼料,72小時后自由采食,沿用原有豬場的飼喂方式和營養方案。入場以后,飼料中適量添加廣譜抗生素、免疫營養和抗應激劑,飼喂5d左右,增強抵抗力,促進豬群恢復,防止細菌性疾病的爆發,例如副豬嗜血桿菌、鏈球菌、傳染性胸膜肺炎、豬丹毒桿菌等。5d-10d左右,飼料中添加腸道營養和免疫營養,培植健康腸道微生態菌群,實現平穩過渡。
控制環境溫濕度和空氣質量。根據豬群大小、數量和氣候,調節溫度,引入早期,保障圈舍溫度高于豬群正常適宜溫度的3-5℃,有利于豬群的恢復和通風換氣,濕度控制在60-75%。改善環境空氣質量,以氨氣不刺鼻為度。
科學免疫。引入豬群免疫記錄完善,根據生產實際情況,進行疫苗免疫,一頭豬一個針頭,避免交叉感染。引入豬群免疫背景不清晰時,尤其是仔豬,建議入場休息6小時后,免疫4頭份豬瘟疫苗。
及時隔離不健康豬只。發現不健康豬只,立即隔離處理,請獸醫治療,如果預后不良,施行安樂死。發病的豬往往是一個豬群的重大威脅,是病原的天然培養基,不斷的往豬群排毒,外在的病原一旦超過易感動物的免疫力閾值,就會造成豬群疫病的爆發,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總之,運輸應激管理不當,往往會給豬群造成嚴重疫病威脅,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在實際生產中,通過選擇優質豬源、減少運輸過程中應激、加強入場后飼養管理等技術手段,避免應激繼發癥,可以保障豬群平穩過渡,穩定生產成績,獲得良好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