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舍
對于豬場而言,目前的行情已經上升到管理出效益的地步,那么作為豬場老板必須要知道錢到底去哪里了。在豬場管理方面要做到以下三點:
即要舍得淘汰,淘汰豬場里不健康、不合格的豬。從出生到出售豬要經歷4個階段—出生、斷奶、保育和育肥。不同的階段,豬的成本不一樣。出生的時候,花費在200元左右,斷奶花費在280元左右,育肥、保育花費在400元左右,也就是說不合格的豬越早處理,成本越低。但是在實行時,難以做到,因為很多飼養員舍不得扔掉。我們做過這方面的試驗,發現豬剛出生時低于0.9公斤就需淘汰。不合格的小豬剛出生時就淘汰,成本只有200元,如果變成僵豬到育肥階段,每頭豬損失最少達1000元。對豬場來說,有20%的豬肯定賺不了錢,50%的豬最多保本。如果豬價行情在5.5-5.6元之間,只有30%的豬賺錢,所以需要把20%的豬處理掉。
第二 細
數據的管理方面,我主要從存欄這一方面來討論。前面“舍”時,折算料肉比,成本可以下降0.1%,也就是可以節省20多元。我們場一年出欄20萬頭,一年下來,按料比下降0.1%計算,可以省400多萬元錢。萬頭豬場很多,按一萬頭來說,也能不知不覺就節省20萬元。豬場老板總是花很多錢買藥,但是卻舍不得請會計來統計數據。在浙江就有很多500甚至1000頭豬的豬場老板如此。豬場信息是需要總結的,沒有數據的話就無從下手,也就不知道管理差在哪里,不知道為什么豬場成績好,為什么料比會下降,好在哪里,原因是什么,為什么這個月的成本增加了,差在哪里。而這些都可以通過詳細的數據統計來體現。從產房到保育,最重要的是要讓母豬在產房多生,在保育舍做好保育,我認為最主要控制的成本在育肥階段,并且至少占60%以上。因為母豬的料比只占0.5%,商品豬占2.4%,差的甚至達2.8%,所以在這一塊,商品豬是我們控制的重點。如果我們不清楚這些數據,也就不知道如何控制,那我們就分為4個階段:豬在25-50公斤的料肉比,50-75公斤的料肉比,75-100公斤的料肉比和100公斤-出售階段的料肉比。這些數據統計出來以后,大家會覺得非常有意思。通過對比,豬場管理就有了很明確的方向。員工的潛力和母豬的潛力是一樣的,潛力都很大。其次就是我們的績效考核。前面的數據出來后就可以進行考核。我認為考核重點還是應該放在料比方面。很多豬場對飼養員不考核,有的只考核成活率,其實在育肥舍考核應該更傾向于料比。在豬場飼養員中,有一部分不會給你賺錢,只有少數的飼養員能賺錢,能賺錢的飼養員有對比度。在30%的飼養員中,他的豬從育肥舍出來跟別人的相比,一棟豬可以多賺2萬,如果每一棟都這樣,結果非常好。對于這樣的飼養員,不僅僅從料比上講,另外還應該實行一次性獎勵。員工的潛力和母豬的潛力是一樣的,潛力都很大。豬場里根本沒有把員工的潛力發揮出來,如果發揮出來了,就會很不錯
第三 控
控制大豬的重量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合理出售大豬。浙江的養豬人很奇怪,把大豬養的跟牛一樣,特別在5 月份,很多老板把豬養到300斤。我們做了很多數據統計,發現把豬養到200斤-300斤跟200-250斤料比至少相差0.3%。如果把豬養到 200-250,料比在3:1或3.2:1,料比基本差不多。但是從250養到300斤至少為3.5,品種差、管理差的甚至達到3.8。我建議出售豬的體重最好在125公斤左右,這樣基本能夠保本,甚至有的可以盈利。如果多養出50斤,每頭豬損失達25元,一年下來,數字很驚人。控制喂料,即在后期控制采食量。如果是自由采食,在夏天豬表現很明顯。控制重量不是說不喂食,而是讓豬有過度適應的時間,從而提升豬的采食量,僅僅這一點,料比降低0.2%。我們的豬在75公斤左右開始控料,因為前期需要的是生長速度,后期在目前的行情下,目的不僅僅是生長速度,而是豬能夠創造多少效益。如果做到控制喂料,就能夠降低料比,也就掙了25元錢。還有一個就是控制密度。我們要的應該是質量而不是數量,但是我們往往更關注數量。尤其在目前的行情下,應該關注質量,通過控制密度來計劃夏天高溫天氣飼養多少頭,原來養500頭減少100頭,養400頭,如果育肥豬的密度從原來的52頭降到40,產生的效益非常明顯,至少降低 20%。這樣不僅能提升健康狀況,料比在育肥階段至少能下降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