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說說雞肋這個詞的出處——“雞肋”源出《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用于形容“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進退兩難境地。】
當然了我們今天要說的“雞肋”,就是雞肋員工。
一般情況下與“雞肋”剛剛接觸,你絲毫感覺不到其雞肋的一面,反而還能感覺到他們爆燈般的熱情,相處一段時間下來,你感覺自己很喜歡或者說欣賞他們,他們熱情爆棚、任勞任怨、人緣不錯,能讓作為領導的你感覺到“一片丹心照公司”,而且你在其身上發現的幾處可圈可點的優點都是讓你感覺很舒服的。
于是乎,你開始逐漸委以重用,想讓其做出更好的業績,有更好的發展,但是結果卻是讓你大跌眼鏡,心里哇涼哇涼的!禁不住懷疑自己是不是需要配戴眼鏡了。在你看到難度系數不過半顆星罷了,自己還幫其把控大方向,但是他還像是不開竅一樣,往偏離目標的方向奮進。
他們主要有這些類型。
第一類:有些員工是想干好工作但是缺少技能;
第二類:有能力就是不好好干;
第三類:既沒有能力也不好好干。
看到這里,如果你有同感,高呼卻是有如此感受,那“恭喜”你,你中獎了,這就是你身邊的雞肋員工。
那么,遇到這樣的“雞肋族”腫么辦呢?
老板
對待第一類“雞肋”要提供學習培訓的機會,因為他(她)很忠誠也很敬業是因為不具備干好工作的技能,要通過老師傳授、學習培訓、領導談話、調整薪資待遇、評選先進工作者方面的引導和激勵,促進這些員工整體素質的提高。
對待第二類型“雞肋” 的有能力但是喜歡耍小聰明,能少干則少干能不干則不干的態度,這樣的員工要改變其混日子的想法,增加其危機感與危機意識讓其充分感受企業的真誠,要共同制定改變時間表,制定嚴格的獎懲措施讓這樣的員工感受到壓力,促進這些員工的思想升華提高覺悟。
對待第三類“雞肋” 應該沒有任何余地立即從嚴從快解決,要讓企業的其它員工了解企業為這些員工所做的巨大努力,但是他們沒有把握機會責任在員工自己身上,企業尊重每一位、珍惜每一位員工,但是堅決不容忍那些混日子的雞肋型員工的存在!
對于新入職的“雞肋族” 作為老板或者部門主管,你一定要睜大你額雙眼,盡量額在試用期與早期盡快了解員工的各種優缺點,如果發現有疑似雞肋癥狀患者可以先給予引導治療,幾個療程不見好轉,就要有所行動,要么談話讓其認識到短板所在,要么直接開掉,別浪費精力和銀兩。
對于“老雞肋族” 如果雞肋踏實肯干,不好高騖遠,日積月累,總能在很多基本事務上做得到位,那也可以考慮通過拓展其基礎工作的面和量,為他們找到提升和加薪的空間。
總之,如果無法提升雞肋員工的理解力與創造力,那就不妨通過副主管對主管意圖的分析與傳遞,讓主管的意圖變成連雞肋員工都能執行到位的分步指令,減少雞肋員工可能出現的偏差。
讓雞肋員工在不用腦的范疇內提升其各項技能,特別是其獨立工作能力欠缺的話,盡量讓其在團隊里工作,通過群防群治,讓同事們進行動態監控與幫助。讓雞肋的成長期不會損害公司利益。
員工
千萬不要怕承擔責任,不要拈輕怕重,因為輕的工作恰恰可能就是雞肋工作,一時的輕松可能換來的就是自己曠日持久的雞肋化,而且即使接到雞肋工作也不妨用創造性思維去嘗試。
經常反思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否與自己的規劃相匹配,以防自己變得眼高手低,同時關注上級與同事對自己的評核,定期自檢是否取得階段性的進步。
與時俱進始終是王道,也許曾經的雞頭技能幾年后會變成雞肋殘值,因此必須根據公司或部門的重大轉向而及時進修與提升,與其自己主動辛苦,也不要讓主管為是否放棄你而頭痛。
如果身處雞肋崗位的話,那更要小心,尤其是在公司出現大變動之前,因此要爭取嘗試不同的崗位,哪怕是啃骨頭的工作,把骨頭啃掉之日,那就是你遠離雞肋,奠定價值之時。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集體企業,無論民營企業還是小企業,甚至連個體戶都或多或少的存在“雞肋”員工的現象。企業需要專業的銷售人才、經營人才與管理人才以及有知識高素質的員工,一部分員工跟不上企業的發展步伐,逐漸演變成為企業的雞肋員工。這時,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就會很為難,有“棄之不忍留之無用”的感覺,結果就只有像曹操一樣,進退兩難。
對于雞肋員工是每個企業的敏感問題,只要能巧妙的改造和轉化雞肋員工優化員工隊伍,對提高企業的員工競爭力指數就可以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雞肋員工,也要積極意識到自己的危機,通過“照鏡子”的方式發現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及時調整自己的步伐和方向,千萬不能等到劇終時,雞肋還是雞肋,木有變成雞腿雞胸或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