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母牛受配率的措施有以下五個。
一、搞好清群,確保冷配效率
隨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發展,全國各地農民養牛熱情高漲。黃牛主要是役用型,肥黃牛向肉用、乳用商品化轉化很快,據1991年底統計,全國有牛10 417.4萬頭。當年僅出欄牛1 302.8萬頭,出欄率僅為比,12.5%,與發達國家相比,無論在出欄率或產肉率方面都有相當差距。究其原因,群眾養牛熱情雖高,但牛群質量不高,不少失去繁殖能力的母牛混在牛群中,個體配種甚至用暫時未去勢似不適于種用的公牛配種,導致繁殖率下降,牛的品質提高不快。因此,在開展牛群良種化的過程中,必須首先清群,淘汰劣質公牛和母牛,大力發展地方良種公牛和引進外來優良牛種;大力開展冷凍精液配種,擴大良種配種效果。
二、改善牛群結構,增加母牛比例
要提高牛群的繁殖率,必須首先提高母牛在牛群中所占的比例,使牛群在生產與增殖方面達到一定比例。一般發達的養牛國家,母牛比例多在50%以上,我國牛群母牛比例僅有40%左右(1990),有的地區甚至僅占20%~30%,因此影響了出欄率,增加了成本。在這些地區發展養牛業的首要任務即是增加母牛在牛群中的比例。
三、提高飼界管理水平,抓好繁殖母牛膘情
加強飼養管理,維持適當膘情,是保證母牛正常發情的物質基礎。營養不足會導致公牛精液質量下降,受精能力低下。對母牛則影響正常的發情周期和排卵。奶牛在產奶期間,由于營養物質需要量大,營養物質供應不足往往表現長期乏情。這些情況在高產牛中表現尤為明顯。在黃牛飼養中,春季草料供應不足和質量差是比較普遍的問題,是使黃牛不發情或不易受孕的主更原因之一。因此要使母牛春季正常發情必須調整飼養水平,抓住母牛增膘措施,特別對帶犢母牛更要加強飼養管理。在管理方面則要使牛不過于勞累,常曬太陽,保持牛舍保暖和通氣,促進母牛正常發情。
四、及時檢查和治療不發情的母牛
母牛受配率低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母牛長期不發情,或是隱性發情。這種情況的出現多數與營養供應有關。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從根本上說應當調整母牛的營養水平,這是促進發情的基礎;與此同時利用任紅催情的辦法也會取得一定效果,一般利用孕馬血清催情,一次注射孕馬血清10~20ml,隔6天再注射一次(20~30ml),催情后的配種效果最佳。2次注射比1次注射發情受配率提高50%,比當期受胎率高20%,適量的孕馬血清注射后有效期6~7天,因此,第二次注射間隔不應少于6天,為使其間隔有效地銜接,第2次注射不應超過8天。
利用三合激素處理母牛同期發情效果較好,據山東臨沂、榮陽等縣報道,分期處理發情牛430頭,同期率90%以上,情期受胎率30%左右。
五、犢牛按時斷奶,能促使母牛產后及早發情
犢牛隨母哺乳的時間過長( 6個月以上),往往影吶母牛的正常發情。有人統計黃牛產犢后第一次發情在60天以內的占21.2%,61~99天占51%,100天以上占21%。發情太遲的往往與犢牛吃奶有關。一般農村黃牛產犢后往往任其吃奶,長達半年以上。過長的喂奶期實際對犢牛的發育并不利,因為犢牛瘤胃的發育與早期大量喂草有關,早期補草料促進瘤胃發育,可使犢牛較早大量采食,加速生長發育。據試臉,帶犢母牛在犢牛斷奶后,多數可在10天內發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