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規模化養豬中,造成豬場疾病的原因有很多種,所以在實際的養殖工作中要注意到各類細節,積極、主動地抓好全面疾病防治工作,才能安全生產、高產高效:
1集約化養豬的五大要素
1.1 種豬資源是養豬生產機器、辦場的基礎。種豬一般都要經過選育-引種-培育(再選育)三個階段。培育出的種豬必須具備適應性強、繁殖性能好、后代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的優良品種,豬場應避免一切遺傳疾病。
1.2 圈舍和設備是養豬的生產車間,為種豬和生豬生產創造一個理想的生存、生活、生長的環境。它有利于遺傳潛力發揮最大化。豬場強調布局要合理,建筑要科學,設備要經濟實惠。
1.3 營養是養豬生產的原料,主要是用來滿足種豬和生豬生產的需要。豬的飼料講求全價、平衡、經濟。豬需要什么就給什么。飼料不好疾病增多。
1.4 豬場保健豬場提倡安全生產。疾病是養豬成功與否的關鍵,疾病一旦流行將會造成巨大損失,豬場保健可以避免或減少疾病發生,所以要作為首要任務來抓。
1.5 管理向管理要效益。管理是個全面、綜合、系統的工作,必須貫徹到豬場的每一個環節。它包含著人、財、物及"產"、"供"、"銷"的各個方面。只有管理科學化、程序化,效益才能最大化。
2疾病發生的一般特點
2.1 老的疾病癥狀不斷改變,新的疾病癥狀又不斷出現原來的內科病、外科病、寄生蟲病在各豬場時有發生。尤其是溫和型豬瘟、偽狂犬病、喘氣病、藍耳病、豬萎縮性鼻炎等傳染性疾病的傳播還相當嚴重。初步統計,目前有80多種疾病時刻都威脅著或直接危害著各大豬場,必須引起人們的重視。隨著國內外引種的頻繁,一些新的疾病大量出現并迅速蔓延,像細小病毒、豬假性偽狂犬病、子宮內膜炎及無乳綜合癥等等。又因對這些疾病常常預防監控不力,嚴重困擾著我國養豬業的發展。
2.2 疾病癥狀逐漸由典型變成非典型比如溫和型豬瘟臨床表現體溫略高,死亡率低,零星發生,形成僵豬為主要特征。解剖時出血癥狀也不明顯,多呈混合感染。有的小豬出現神經癥狀,母豬偶見流產或死胎,這是以前所沒有的。
2.3 各種傳染病多呈混合感染或是繼發感染一種疾病出現,病畜體內可分離出多種細菌、病毒。預示著多種傳染病同時發生。如豬場繁殖障礙性疾病出現,往往有細小病毒、偽狂犬病、慢性豬瘟等多種病原單獨或混合感染所致。像豬瘟與副傷寒、氣喘病與胸膜肺炎混合感染常常能引起豬大量死亡。
2.4 傳播速度快,控制難度大集約化豬場養殖規模大、密度高、傳播速度快,疾病威脅嚴重,一旦發生很難控制。這就要求我們隨時具備對豬群有群防群控能力。
2.5 條件性疾病增多規模化豬場除有其他疾病外,營養、環境、管理等方面也與疾病發生密切相關,不可忽視。例如:腹瀉,肢蹄病,鏈球菌及猝死癥等等。
3豬病防治應采取的幾項措施
由于集約化豬場有以上幾個特點,所以僅僅用預防接種的辦法來控制:疾病,必然會導致疾病的流行和經營的失敗。我們應該采取綜合性的防控措施,在嚴格隔離消毒條件下,一方面來增強自身的抵抗能力,另一方面去創造一個豬群無病原體的"生物安全環境"。只有這樣,才能把豬場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抓好。
3.1 堅持"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方針改變原來的被動治療變現在的主動預防。如引種時的檢疫、隔離、消毒;豬場疾病的化驗與預測;疫苗的注射和自家苗的使用;藥物預防等等都是將疾病拒之門外的有效辦法。
3.2 獸醫必須轉變觀念現代化養豬必須樹立獸醫新觀念。獸醫除了對常見疾病進行治療外,還必須經常對豬群臨床癥狀進行收集、分析、整理,形成最佳、最可信的詳細資料,再根據流行病學的基本特征去排除豬場一些慢性病和亞臨床癥狀疾病,保證豬群健康,達到預期的生長性能。傳統的治療獸醫將變成防疫獸醫,再發展成現在的保健獸醫。只有這樣,才能在豬病防控工作上取得突破性進展。
3.3 合理布局、完善設施及嚴格消毒是預防疾病的基礎豬場選址一般要求地勢高,遠離主干道,通風向陽,水質好,排污治污方便的地方。現代化養豬往往通過改善養豬設備來控制或減少疾病。如漏糞地板和護仔欄的使用;小單元的全進全出;通風系統及溫控設備等等。即使是小豬場也不可忽視隔離墻、隔離溝、消毒池和排污道的建設。經常開展常規的消毒,保持良好的消毒效果來減少疾病的感染機會,進一步促進豬群健康。常見空圈舍消毒程序:空圈-清理雜物-高壓水槍沖洗-消毒-3小時后清理污垢死角-清水徹底沖洗-晾干-熏蒸消毒-晾干-陽離子表面活性消毒劑消毒-晾干-進豬。
3.4 加強飼養管理,搞好環境衛生是預防疾病的條件全價平衡的營養是保證豬群發揮生產性能的重要因素,良好的飼養環境有利于豬群生產性能的正常發揮。科學程序化的管理使豬群生產性能獲得最大經濟效益。相反,營養不良、環境惡劣、管理不善,再加上各種強應激都能降低豬群的抗感染能力或者引起豬群疾病加重。即便是很健康、免疫能力很強的豬群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下也很難避免疾病的發生。另外及時淘汰無價值的個體,對減少疾病非常重要。
5疾病發生時的應急措施經常對一些常見病進行及時治療,通過預防、凈化,保證豬群有一個良好的健康狀態。若不慎發生傳染病,應立即采取有效地控制措施:封閉-隔離-每天消毒-根據臨床癥狀、解剖變化進行疾病的初步診斷-病畜的對癥治療-采樣送檢確診-緊急預防接種-采取各種綜合性防治措施。總之,要做到行動迅速,方法得當,措施有力,盡可能的將損失降到最低。
3.6 疫病監測是預防疾病的關鍵只有對本場所有豬的健康狀況、免疫水平以及原發病史進行全面、細致的了解,才能有針對性制定免疫程序、防控措施和凈化方案。
豬場應建立如下疾病監測制度:
3.6.1對后備豬進行細小病毒病、偽狂犬病、乙腦、豬瘟疫苗注射及注射1~3周后抽血化驗工作。進行血清學檢測,監測豬群健康狀態和免疫效果。
3.6.2對乳豬、斷奶豬和其他各豬群,應做好疫苗接種前后的血清抗體監測工作,以便能隨時掌握豬群免疫狀況和接種效果。對血清監測的結果,應根據監測樣品多少、監測方法的準確性,以及豬群的臨床檢查結果等方面的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可隨時調整免疫程序或補免。
3.6.3定期監測藍耳病、李氏桿菌病、傳染性胸膜肺炎、萎鼻、氣喘病、豬痢疾、鏈球菌病。
3.6.4做好豬群驅蟲前、后的化驗監測工作,特別是監測弓形蟲病、附紅細胞體病等寄生病的有無、存在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