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衣原體病是一種急性傳染病,豬感染衣原體病后會出現高熱、咳嗽,懷孕母豬會出現流產等癥狀的一種疾病,對于仔豬影響很大,會造成大量死亡,現將豬衣原體病的癥狀、臨床診斷、防治措施介紹如下:
1 流行情況
豬衣原體病呈地方性流行,病程長達15~20天,相對集中在一定季節(6月上旬),一個區域。當時天氣變化多端,時而炎熱,時而陣雨。各品種、年齡段的豬均有發病,新生仔豬死亡率高,懷孕母豬多出現流產、死胎、產弱仔豬,種公豬也有發病,并出現死亡,發病數高達50%以上。某中外合資豬場,存欄2439頭,其中母豬242頭全部發病,死亡32頭;種公豬3頭均發病,死亡1頭;育肥豬發病948頭,死亡33頭;哺乳仔豬死亡445頭。另一豬場存欄1136頭,發病死亡達231頭,死亡率20.33%,造成較大經濟損失。
2 臨床癥狀
病豬發病突然,體溫一般升高至40.5℃-41.0℃,最高達42℃,呈稽留熱,食欲下降,甚至廢絕;部分病豬咳嗽,呼吸困難,呈腹式呼吸;鼻腔流鼻涕,病程稍長的流膿性分泌物;眼結膜潮紅,流淚,嚴重者眼瞼水腫,眼角分泌物多;糞便干燥,偶帶腸粘液;尿黃赤,偶有帶血。剛產下仔豬體弱,拉黃痢,脫水,吮乳無力,死亡率高;懷孕母豬除皮膚潮紅、體溫升高、呼吸快、鼻腔分泌物增加外,主要表現后期流產嚴重,產死胎、產弱仔;有的仔豬出現神經癥狀,盲目沖撞、轉圈。
3 病理變化
流產胎兒全身水腫明顯,剖檢可見肺呈紫茄色,水腫,間質增寬;有的頭頸和四肢出血;肝腫大,呈土黃色,軟腐如泥。剖檢瀕死期培育仔豬7頭,血液濃稠,呈深紅色;全身淋巴結水腫,切面多汁;心包積液呈淡黃紅色,肺臟有不同程度的出血點和出血斑,氣管、支氣管內存有大量分泌物。多數見胸腔、心包、腹腔積液并有纖維素性滲出;其中一頭胃粘膜水腫并見出血嚴重;個別脾略見腫大,無其他明顯病變;有神經癥狀的見腦水腫、充血。
4 實驗室診斷
4.1 血清學檢查。兩次采集4個豬場的不同年齡豬的血樣分離血清(以懷孕母豬為主)共61頭份,衣原體病采用間接血凝(IHA)試驗,檢出陽性28份,陽性率為45.9%。血樣同時用乳膠凝集試驗查出偽狂犬病陽性數50頭份,陽性率為81.96%,其中接種過偽狂犬病疫苗的33頭份中表現陽性 31頭份,實際陽性率為27.86%。
4.2 采集病死豬的心包液、胸腔液接種4日齡雞胚卵黃囊和腹腔接種10g左右的小鼠,在剖殺小鼠內臟面涂片發現衣原體。
4.3 取病料用馬丁瓊脂、肝湯血平板瓊脂做細菌分離,未分離到致病菌。
4.4 部分病豬做血液涂片,見血細胞變形,未見附紅細胞體。
5 診斷與防治
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癥狀、病理解剖以及化驗結果初步診斷為豬衣原體病(有的豬場并發豬偽狂犬病),迅速制定出防治措施。
5.1 對尚未發病的豬只按預防量每噸飼料加入四環素原粉500―600克攪拌均勻飼喂,連用2周。
5.2 對發病較輕有一定食欲豬只按治療量每噸配合料加入四環素原粉1000―1200克拌勻飼喂,連用4周。為避免產生耐藥性,第二周起每噸加 TMP400克。
5.3 對發病較重、食欲廢絕的豬,采用鹽酸四環素 (或乳酸紅霉素)溶解后加5%GS液稀釋后靜脈注射,1天2次。
5.4 加強隔離、消毒,禁止無關人員出入。
5.5 加強飼養管理,保持衛生,消滅吸血昆蟲,通風排氣。
5.6 緊急接種,用豬衣原體滅活苗進行免疫。對未接種豬偽狂犬病苗的場豬進行緊急免疫接種。
6 預后及處理意見
發病的懷孕母豬幾乎全部出現流產、早產、死胎、產弱仔,但治療后恢復發情。為控制疫情,暫緩配種。并發偽狂犬病的母豬,建議淘汰。種公豬發病后除部分死亡外,擬進行淘汰處理。哺乳仔豬因拉痢,無力吸乳,脫水,死亡率高。培育仔豬因食欲下降、廢絕,未能進行靜脈注射補液,死亡率約 25%~60%,經堅持用藥后一般呈良性。
7 小結
7.1 據調查,豬衣原體病原因有三:一是盲目從曾發生過衣原體病的豬場引種;二是管理比較粗放,豬舍過于擁擠,加上氣候聚變而暴發;三是衛生消毒制度不健全,沒有定期消毒制度。
7.2 由于該病初癥狀表現類同于豬流行性感冒,駐場獸醫未能及時報告,仍按流感治療,延誤治機。同時也因場戶求治心切,道聽途說,誤為豬附紅細胞體病,盲目用藥,大量使用血蟲凈,注射后引起懷孕母豬流產數增加,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7.3 此次豬衣原體病病程長,且成小區域流行,癥狀典型,各種表現型如結膜炎、肺炎、腦炎、母豬流產、關節炎均有出現,對我市養豬業造成很大威脅,必須納入計劃性免疫對象。
7.4 某些豬場本病同豬偽狂犬等疫病幾乎在同一時間并發,增加疫情的復雜性,也給診斷和治療工作增加較大困難,但只要認真貫徹“預防為主”方針,實施計劃免疫,便能有效予以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