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由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引起,接觸性空氣傳染,各種年齡的豬均易感,以6周至6月齡豬較多發,時間上4-5月和9—11月多發,飼養與環境不良因素可以誘發,發病率與病死率變化很大。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由病毒(PRRSV)的變異株所引起,呈多路徑、高度接觸性傳染,不分大小公母,一年四季都可發病,以高溫高濕季節等惡劣氣候條件下易發。
豬弓形體病:由弓形蟲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病,主要侵害3—5月齡豬,一年四季均可發病,秋冬和早春發病率最高,患病動物和帶蟲動物的唾液、痰、糞便、尿、乳汁、蛋、腹腔液、眼分泌物、肉、內臟淋巴結、流產胎兒等都重要的傳染源,貓和鼠類動物是天然的疫源。
急性豬肺疫:由多殺性巴氏桿菌引起,通過消化道、呼吸道感染,常散發于氣候多變、潮濕多雨季節,環境與管理不良因素可以誘發,不論大小豬均可發病,尤以小豬與中豬多發。
豬氣喘病:由豬肺炎支原體引起,為高度接觸性、慢性呼吸道疾病,不同年齡、性別和品種生豬都可發病,發病率高,病死率低;但在新發生本病的地方其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較高。本病廣泛存在,在飼養管理條件不良、豬只抵抗力降低、氣候多變、潮濕雨季易季節多發,以斷奶后仔豬最易發病,
豬丹毒:由豬丹毒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傳染病,分為急性敗血型、亞急性疹塊型和慢性型,不同品種、不同年齡的豬一年四季均可發病
豬副嗜血桿菌病:由豬副豬嗜血桿菌引起,主要通過空氣直接接觸感染,其他途徑如消化道等也可感染,患病豬或帶菌豬(細菌存在于鼻腔上呼吸道內)是傳染源;仔豬易感,尤其是斷乳后10天左右易發病,年齡越小越易感;可以影響從2周齡的乳仔豬到4月齡的育肥豬,多見于5周-8周齡的豬,發病率一般在10%一30%,嚴重時死亡率高達50%。
從臨床癥狀上進行鑒別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最急性型突然發病,出現高熱,體溫41.5℃以上。病初短時輕度腹瀉和嘔吐,后期呼吸高度困難,呈犬坐姿勢,口鼻流泡沫樣淡血色分泌物,耳鼻四肢呈藍紫色,很決死亡;急性型體溫升高到40.5℃-41.5 °C,沉郁、不食、呼吸困難,張口、呈犬坐呼吸,1日-2日死亡。慢性型體溫39.5℃一40℃,間歇性咳嗽、生長遲緩。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公豬厭食,精液質量下降;母豬表現咳嗽,呼吸困難,產后發情推遲,甚至不發情;懷孕母豬前期流產,后期產木乃伊胎和弱仔;所產的弱仔豬呼吸困難,運動失調,幾天內死亡。仔豬感染后體溫升高,呼吸嚴重困難,呈腹式呼吸;眼球突出,眼瞼發青,耳尖邊緣呈紫色,肌肉震顫,共濟失調,死亡率高達80%-100%。育肥豬體溫突然升高41℃上下,食欲減少或廢絕,多數皮膚全身發紅,呼吸加快,咳嗽明顯,眼結膜水腫,潮紅,極少數兩耳發藍或發紫,一旦繼發感染往往愈后不良。
豬弓形體病:病初體溫升高至40.5℃一42℃,呈稽留熱,有黏液性或膿性處鼻涕流出,呼吸困難,全身發抖;隨病情的發展,耳鼻下肢股內側下腹部出現紫紅斑和出血點,有的豬耳殼上形成痂皮,耳尖壞死;淋巴結腫大;后期呼吸極度困難,后向軀搖晃,體溫急劇下降。
急性豬肺疫:最急性型體溫升高達41℃一42℃以上,口鼻流出泡沫,食欲廢絕,頸下咽喉部發熱、紅腫、咳嗽、呼吸困難,嚴重時呈犬坐張口呼吸,迅速死亡;急性型表現為發燒、咳嗽、呼吸困難,皮膚呈現敗血癥變化;慢性型表現為呼吸困難、持續咳嗽、關節腫脹、腹瀉消瘦。
豬氣喘病:發病緩慢,體溫、食欲通常無顯著變化,主要癥狀為咳嗽(呈連咳,在早晚或吃食更明顯)、喘氣、呼吸增快及腹式呼吸。患豬消瘦,生長遲緩,全身皮膚蒼白,貧血。
豬丹毒:急性敗血型體溫升高到42℃-43℃,病豬皮膚發紅發紫,呼吸加快,突然死亡,小豬還伴有神經癥狀;亞急性疹塊型的特征癥狀是皮膚表面出現方形、菱形或圓形的疹塊,指壓不退,俗稱“打火印”,體溫升高到41℃以上,病程長,死亡率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