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用于獸醫臨床在中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近年來,隨著畜牧業的發展及集約化程度的提高,畜禽病毒性疾病的發病率、發病畜禽的種類也有增高的趨勢,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中藥與西藥相比有副作用小、不易導致病原微生物產生抗藥性、很少在動物及其產品中形成有害殘留等優點,而清熱藥具有廣譜的抗菌、抗病毒、抗炎、解熱、抗腫瘤、抗氧化、調節機體免疫力等作用,因此,清熱藥已經廣泛地用于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并且均取得了較好的療效。探討清熱藥抗病毒的機理有利于更好地利用清熱藥,或與其他中藥、西藥配伍,充分發揮其抗畜禽病毒感染的作用。
1 清熱藥抗病毒作用
清熱藥具有抗病毒的作用,這在組織培養、雞胚、整體動物上均得到驗證。70年代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和零陵地區衛生防疫站等用體外直接殺菌試驗篩選數百種中草藥,其中具有抗菌或抗病毒作用的中草藥絕大多數屬于清熱解毒藥。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從中草藥和天然藥物中篩得的對病毒具有活性的品種約達250個,在雞胚、動物、細胞培養上分別對20余種動物病毒起作用,其中很多是清熱藥,如板藍根、金銀花、大青葉、黃連、黃芩、黃柏等。龔鎮奎采用病變抑制法和血凝試驗,在雞胚和2種細胞培養上測定了中成藥退熱1號口服液對四種病毒的抑制作用。結果表明,退熱1號口服液在濃度為1∶2(原液濃度為每100 ml含生藥245g)以下時,對雞胚和細胞無毒性作用。濃度在1∶4~1∶32時,對流感病毒(甲3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6地方分離株)和巨細胞病毒(AD169)有較強抑制作用,但對腺病毒(AdV-7)無抑制作用。
王能進等用DHBV陽性血清經腹腔感染雛鴨后,藥物試驗組與對照組DHBV感染率分別為67.61%、65.52%。經復方乙肝解毒丸(由土茯苓、紅藤、苦參、豬苓等中藥組成)治療2個月后,采集血清作DHBV-DNA斑點雜交試驗。結果藥物試驗組與對照組轉陰率分別為34.04%、7.89%,兩組有顯著差異。表明乙肝解毒丸具有明顯的抗DHBV-DNA作用。
2 清熱藥調節機體免疫功能
免疫是機體抗感染的防御能力,這就是中獸醫學中所說的“正氣”。中獸醫把能使機體發病的原因稱為“邪氣”,機體的健康與否,取決于正氣和邪氣的強弱,正邪相爭的過程就是免疫反應的過程。
近年來,大量研究資料表明,中藥對免疫功能有明顯作用,其中有不少是清熱解毒藥及其復方,研究中藥與動物免疫的關系,有助于探討清熱藥抗病毒感染的機理。
2.1 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
病毒感染是基因水平的感染,病毒能在宿主細胞內繁殖,并影響宿主細胞的核酸及蛋白質代謝。病毒感染機體后,其核酸對宿主細胞的核酸和蛋白質起指令作用,使細胞代謝發生變化,甚至遺傳特性也可起變化,與持續性感染、某些自身免疫病及腫瘤發生聯系。病毒對免疫系統造成損傷,如許多人類病毒可感染人的淋巴細胞或多或少地影響其功能。宿主細胞性和體液性免疫反應在清除病毒過程中往往可引起組織的免疫損傷,這稱為免疫病理。在某些疾病中,這種免疫損傷比病毒本身引起的組織損傷更嚴重。如雞傳染性貧血病(CIA),是由雞貧血病病毒(CAV)引起的、以損害造血、淋巴器官、引起雛雞發生再生障礙性貧血和全身淋巴組織萎縮為特征的一種免疫抑制性疾病,此病除造成雛雞嚴重死亡外,還可導致其他疾病的發生。
2.2 清熱藥與病毒免疫
抗病毒的非特異性免疫與抗菌免疫相似,但根據病毒致病作用的特點,易感細胞的受體、巨噬細胞、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干擾素(IFN)及補體具有較特殊的作用。病毒感染后激發機體產生特異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二者都是抗體抗病毒功能的基礎。體液免疫主要作用于游離的病毒,以抑制病毒的吸附和穿入,包括抗體和補體在病毒免疫中的作用,對病毒和受病毒感染的靶組織的作用。細胞免疫主要作用于病毒感染的靶細胞。抗病毒感染的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中,最重要的成員是細胞毒T細胞(CTL或稱Tc),其次為NK細胞,其特點為不需要抗原刺激,亦無主要組織相容性(MHC)的約束性,其活性被干擾素大為強化;還有干擾素、巨噬細胞等。T細胞尚可在特異性抗原刺激下淋巴細胞轉化釋放淋巴因子等。
2.3 清熱藥通過調節機體免疫力抗病毒感染
大量實驗證明,中草藥對動物免疫器官、免疫細胞、體液免疫、細胞免疫具有不同的作用,如黃連、黃芩、梔子、連翹、葛根等清熱藥,一方面能提高動物或人的細胞免疫,一方面又有抑制抗體、清除抗原的作用。小柴胡湯、甘草浸液、黃芩湯和黃芩甙對馬傳貧病毒有較明顯的抑制作用。
中草藥成分復雜,對動物機體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1)中藥的有效成分如皂甙類、多糖、生物堿、揮發性成分、有機酸等對非特異免疫與特異性免疫有調節作用,多為增強免疫的作用。(2)中藥含有微量元素錳、硒、鐵、鋅等,硒、錳等對機體有很強的免疫促進作用。(3)中藥促進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可能和它的中樞興奮作用有直接的關系。資料表明,200余種中草藥具有免疫活性,除扶正固本類、補陽類、養陰類藥物外,活血化瘀類、清熱類藥以及少數解表、固澀、止血、瀉下、驅蟲類藥物也有增強免疫的作用,它們各自從不同環節激發免疫應答機制。
2.4 清熱藥誘生干擾素(IFN)
許多清熱藥能通過誘生干擾素而發揮抗病毒作用。黃天明等報道苦瓜提取物(簡稱E.M.C)對乙型腦炎病毒感染的小白鼠有很顯著的保護作用,其保護率平均為66%;以E.M.C靜脈注射家兔后2h,血清中IFN達高峰。孟聚誠等報道,雞痢散Ⅰ號方(治療組)由黃芪、金銀花等藥組成,Ⅱ號方(預防組)由黨參、黃芪等藥組成,Ⅲ號方(甘草組)、Ⅳ號方(蕓香多糖組),在防治NDV中,誘生IFN效果明顯,且復方較單方誘生效果更佳。Ⅰ組較Ⅲ組高3倍,較Ⅳ組高22倍,較Ⅱ組則高12~15倍。含有清熱解毒藥金銀花Ⅰ號方誘生IFN的效果最好,這說明清熱解毒藥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一個原因。蔡定芳等觀察了抗戾散(由蟬衣、僵蠶、姜黃、大黃、檳榔、厚樸、草果、黃芩、知母、升麻等組成)抗病毒及誘生干擾素作用,發現該方具有明顯的直接滅活濾泡性口炎病毒、促進NDV誘生小鼠干擾素的作用。
3 清熱藥抗氧化方面的研究
隨著對自由基氧化損害認識的不斷深入,對自由基清除劑的研究也得到了迅速發展。從天然物質中篩選高效、無毒的自由基清除劑成為自由基醫學和生物學的又一個研究的熱點。現已發現有許多天然藥物具有抗氧化作用,國內已有人研究了100多種中藥的抗氧化活性,單味藥如屬于補益藥的人參、黨參、 首烏、 當歸、 黃芪等, 屬于清熱藥的苦瓜、 綠茶、穿心蓮、黃芩、山豆根、馬齒莧、菊花等;復方中藥如清宮壽桃丸、壽星寶、山海丹對氧自由基有直接清除作用,清解靈、大承氣湯、金水寶膠囊、六味地黃湯、益氣活血液等能直接提高SOD活性。清熱藥不單純抗病毒,而且同時具有抗病毒抗氧化的活性。
上述表明,自由基在傳染病(如IBD、MD、DVH等)的發生發展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從自由基角度研究清熱解毒藥對傳染病發病過程的影響、抗病毒的機理,是對清熱解毒藥抗病毒的新認識。
綜上所述,清熱藥通過直接作用于免疫系統的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及其分泌的抗體、細胞因子或通過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對免疫系統進行調節,使之精密協調,充分發揮免疫功能,通過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激發機體自身的抗菌、抗病毒、抗炎、清熱解毒、抗氧化的作用。根據機體對病毒感染的反應,通過藥物本身的雙向調節作用,以“扶正”“祛邪”。正如殷震院士所說:“任何抗病毒制劑的應用,都必須與機體自身的防衛機能協調,祖國醫學扶正祛邪的原則,正確指出了病毒病的治療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