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斷奶后豬群的生產效率(Ⅰ)——關注生產方式和指標管理
與繁殖豬群首先要關注效率不同,斷奶后豬群的關注點需要集中在增重成本,尤其是單位期間內的單位增重成本。管理重點是可規范度量的直接消耗成本。斷奶后豬群的成本和效率要求從豬群流程設計、設施配置以及日常的良好操作規范做起,設置好相關的指標考核。這一系列方法構成了斷奶后生長豬群的前沿技術。
我國養豬業發展已有三十多年,整體的養豬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然而我們也注意到,原來處在相同地區、有著相似經營條件的不同養豬企業的進步程度卻是千差萬別。為什么有的養豬企業發展十分迅速,而有的卻發展很慢甚至瀕臨倒閉?為什么有的企業疾病頻發,而有的企業卻連續多年都沒有發生過藍耳病?這些問題讓我們不得不思考:那些養豬成功的企業是否使用了一些不同的關鍵技術?觀之當今快速發展的養豬業,通過對行業最關鍵的成功要素調查分析后發現,這些更為成功的企業在生產管理過程中,運用了更多的先進生產方法和技術(比如新式豬舍、精準營養等等),在管理科學上,把行業中最成功的企業不約而同地采用的這些關鍵技術稱作“行業的技術前沿”。
在前幾期的文章中談到過現代母豬群生產的重點前沿技術,如提高配種分娩率的核心方法、精密的豬群管理軟件、后備豬培育和核算方法等等,然而單單關注母豬群的效率管理方法還遠遠不夠,斷奶后豬群的管理是養殖生產效益的核心來源,需關注的重要指標與繁殖豬群差異很大。生長豬群效益的提高則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生產方式、管理指標、健康控制和成本管理。本文將以生產方式和管理指標為主線,針對新式保育育肥豬場的管理方法作一一梳理,特別討論與傳統生長豬群管理的過程中不同之處。
新式保育肥育豬的生產首先要求保證批次群的全進全出。生產過程的溫濕環境、通風換氣、供料供水、糞尿收集等需要自動化調控,與原來傳統、半傳統的大群生產在生產管理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了解。
1 新式保育育肥豬場斷奶后豬群的生產方式
1.1 豬群的生產管理
在新式養豬體系中,保育肥育期仔豬的生產管理是從哺乳期開始的,而且多數生產操作都已規范化。
在母豬場仔豬斷奶時,集中淘汰沒有飼養價值的不合格仔豬是標準操作規程的一部分。盡管大部分新式母豬場使用仔豬斷奶體重作為淘汰標準,但是對于嚴重疝氣、畸形、外傷等沒有在哺乳期淘汰的個別仔豬,或是出現疫情時表現有嚴重呼吸道癥狀或發燒的仔豬,為了避免在后續生長群飼養成本過高或傳播病原體,通常也在斷奶時予以淘汰。嚴格斷奶仔豬淘汰標準,是保證保育肥育豬群進行高效生產的基礎。
針對當前現代養豬的主要流行病原體,斷奶時仔豬的免疫狀態和攜帶病原體的情況,是后續保育育肥期和哺乳期健康的保證,特別是那些母源抗體消失快、感染威脅出現早或者難以凈化的幾種病毒性疾病。大型豬場,當前主要針對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不穩定的母豬群導致的斷奶仔豬帶毒、流行期仔豬攜帶偽狂犬病毒、免疫力不充分的母豬導致的斷奶仔豬早期圓環病毒感染,是實際大生產時引發保育肥育期豬群集中發病的主要病原。我國經常擔心的仔豬早期感染豬瘟野毒,主要仍是依靠母豬免疫。實驗證明切實免疫好的母豬群,豬瘟母源抗體大多數情況下可持續至仔豬7周齡,甚至更多。
新式規模養豬場,在仔豬斷奶當時,給仔豬肌注(而不是通過仔豬教槽料/飲水添加)一針可靠的長效抗生素通常是必要的。斷奶后仔豬環境中的致病菌類與哺乳舍往往差異較大;母源抗體消失后,仔豬對很多環境中的致病菌變得更加易感。斷奶時嚴格免疫優質圓環病毒病疫苗,是目前保證生產中期豬群健康的核心方法。
斷奶時或斷奶仔豬進入保育育肥舍時,另一項最重要的生產安排之一是對仔豬分類安置。多數現代養豬生產者,一個單元的保育/育肥舍,通常接收一組斷奶單元的斷奶仔豬。在仔豬剛斷奶母源抗體尚高時,將其分類安置:按照體重相近、公母分開的原則,安排在不同欄里。將體重相近的仔豬放到一欄,體重較大且健康的仔豬放到一起,把較弱的仔豬集中飼養,利于飼喂管理,防止易感弱仔發病時對健康仔豬的影響;公母分開飼養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為了未來兩者能分開使用不同的飼料,降低生產成本,并可增加對早期閹公豬的看護。
現代新式豬場中往往將體重大、健康狀況良好的豬只放在(夏季)縱向通風豬舍的進風口,而把個體小的豬只放在風機口一端。風機口一端,通常留有病豬小欄。
1.2 豬舍設施管理
斷奶后的豬群的新式飼養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有保育舍(即保育舍和育肥舍獨立分開)的方式,另一類是保育育肥一體舍。除了保育期仔豬對溫濕環境條件的要求不同之外,分開保育舍可以減少保育育肥舍的建筑總面積約12%,但同時也增加了保育末期仔豬的轉群應激。在中國的條件下,保育期仔豬免疫疫苗種類較多,保育舍小欄似乎更利于生產操作。對于合同飼養的飼養戶豬場,保育育肥一體舍則肯定是更好的選擇:最根本的是可以確保豬場自斷奶開始的豬群全進全出。
空間管理。在現代的新式豬場,以最多1200頭大豬存欄量的一棟豬舍為例,保育育肥一體舍,采用中間走道,一般設置40~42個欄位,每個欄位約為30頭斷奶豬。保育舍與育肥舍分開的生產模式下,通常每頭豬的空間標準為保育舍0.35~0.45m2/ 頭,育肥舍0.7~0.8m2/頭。
由于新母豬種質的不斷改良,母豬窩均斷奶仔豬頭數甚至可達13頭,對育肥豬舍的容量提出新要求。無論是否分開保育舍,每頭大豬的飼養面積甚至可以降至0.65m2,這樣的飼養密度下,可以考慮每批斷奶仔豬在全部出欄前4周左右的時間里分成2~3批出欄,即不致引起后期大豬過度擁擠。無論飼養面積多少,豬群的通風換氣需求,都應取換氣容積、風速、飼養頭數推算風量的最大者,設置通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