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重于治,養重于防;這個道理規模場的老板都懂,但又有幾個人能做到這一點呢;每次鎮上或縣里開養豬交流會的時候,大家都會津津樂道的聽專業老師講疾病,并會問老師,治療疾病方面的各種解決方案,有的豬場老板甚至比專業獸醫師懂得都多,談到打疫苗做保健,方案一套一套的,可是自己豬場里的實際情況又怎么樣呢?母豬生產指標差的自己都交代不了自己。
養豬場中不是所有的死亡都和疾病有關
豬場里忽略了生物安全,只是一味地靠治病打針來解決問題,門口不消毒,閑散人員隨便進出入,不做隔離不做紫外線消毒,發生口蹄疫了,趕快做一坐,過去了就又回到原點,繼續睜一眼閉一眼過日子。
規模場生物安全體系就是為阻斷致病病原侵入畜群群體、確保畜禽健康安全生產而采取的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在生物體外殺滅病原微生物,降低機體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機會和切斷病原微生物傳播途徑,提高豬群抗病能力的一系列措施。這些措施能達到降低動物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壓力。生物安全體系幾乎涉及了養豬的全過程。眾多豬場因為沒有完善的生物安全體系來控制疾病,導致發病用藥,導致現在藥物成本增加,屢屢出現藥物殘留事件。
即便一個豬場已經有了多種流行性傳染病,也需要采用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以穩定豬群的健康和防止新的疾病的傳入。本文簡要論述一些基本的生物安全體系措施,各豬場可根據實際情況需要作必要的修改。
1、基礎設施控制
1.1場址選擇:豬場的選址要遠離交通主干道,離其他畜牧場、屠宰加工場、畜產品交易點、居民區至少5公里。同時最好有山坡、樹林、湖泊等天然屏障隔離。
1.1.1新建場要考慮以下問題:1、附近10公里內豬的總頭數及10公里范圍內豬場數量。 2、豬場周圍地區豬的密度。3、其它可能污染源如:屠宰場、垃圾場、污水處理場、病死豬處理場、化學化工場等。4、地勢地形。5、主要公路情況。6、其他動物的養殖。7、當地氣候條件。8、50公里內是否曾經是重大豬病疫區。這些都是新建場必須考慮問題,如果存在漏洞,將來都會給生產帶來重大影響及嚴重經濟損失。
1.2科學生產工藝流程設計:根據場地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布局,比較理想的應為三點式或二點式的豬舍。三點式的分為配懷和分娩舍區、保育區、生長肥育區,其間至少相距500 米以上。二點式的,母豬生產一處,保育與生產肥育又一處,或母豬生產與保育在一處,生長肥育另分一處。每個區域都要有病豬隔離舍(或隔離區)與正常豬間隔100米以上。并且設計全進全出飼養模式。
1.2.1根據規模設計生產線:超過1000頭基礎母豬應合理分配生產線,最好為500頭母豬一條生產線,同樣是多點式飼養,母豬區域、保育區域、育肥區域分三點或兩點飼養,但是母豬群體分多條生產線生產,在母豬區域設計中最好有單獨的后備母豬培育生產線,因后備豬后代抗病能力差,后備母豬淘汰率高,很多豬場都是由后備豬混入生產群后發病。如果是種豬場,保育區和育肥區應種豬和商品豬分開飼養。
1.2.2豬場周圍要建圍墻和排疫溝:每個豬舍之間和豬場周圍最好有水系相隔,便于疫病控制,圍墻最好用磚砌,高度2.5m,離豬舍至少20m。
1.2.3豬場最好分四個區:即生活區、生產區、生產輔助區和外來車輛消毒區。生活區內設置辦公室、宿舍、食堂、洗浴設施等,生活區必須相對封閉,只留二條通道與生產區相通。生產區內設置各種類型的豬舍和通道。生產輔助區是為生產區服務的各種設施,如:飼料加工廠、水泵房、水塔、配電房、備用電源、維修房等。病從口入,很多疫病都是由外來車輛帶入,特別是收購淘汰豬車輛、病死豬運輸車、肥豬車,有條件可以在豬場1公里以外設置沖洗消毒房或外來車輛和本場車輛對接區域。
1.3自繁自養模式:自繁自養能夠保證場內豬只相對封閉,新病不易引入,而且長時間的飼養,對自己豬只的老病也會心中有數,防治起來比較容易。如有種豬引入,嚴格執行隔離適應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