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微利時代,進行生產數據分析,關注豬場保本點、提高各項生產指標將是新形勢下豬場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
筆者走訪大量豬場發現:許多豬場在初生仔豬的操作上存在較多的問題,仔豬的死亡率上升,殘次率偏高,且仔豬后期的生長速度慢,大大降低豬場的盈利能力。
1、關于臍帶處理
仔豬受到母豬產道的強力擠壓產出而出現缺氧,活力下降,體質差,發病率高。臨床生產中,絕大部分豬場接產人員會在仔豬生出后,立即使勁往外面拉扯,扯斷臍帶后再進行擦干仔豬身上羊水,這種做法是不理想的。
仔豬生出后,應停留兩分鐘再進行斷臍,能有效緩解仔豬缺氧狀態,仔豬的活力與體質得到很好的提高,后期生長發育會更好;若在接產過程中,沒有保護好仔豬臍帶而出現臍帶流血的情況,人為造成仔豬貧血而引起仔豬活力下降。
仔細觀察發現:臍帶失血的仔豬皮膚會明顯蒼白,生長速度慢;甚至有部分豬場不結扎仔豬的臍帶,擦干后直接放入保溫箱,此時會發現,保溫箱內的麻袋都變成了紅色,即有多個仔豬的臍帶有流出一些血液,最終仔豬的發病率和料肉比都將上升。另外斷臍時須注意臍帶的長度,不能留太長,容易被踩傷壓死和出現臍疝;也不能留太短,容易出血,一般留3-5厘米,以仔豬站立時,臍帶不會接觸地面為宜。臍帶血中含有大量的造血干細胞,對仔豬后期的體質、免疫力、生長速度非常關鍵,生產過程中一定注意臍帶的處理,防止臍帶血丟失。
2、關于剪牙斷尾
豬是非常好斗的動物,為了防止搶奶吃和打架玩鬧時互相咬傷,也為了防止吃奶時咬傷母豬乳房而發生乳房炎,降低泌乳力,所以絕大部分豬場都會給仔豬剪牙。但是,在剪牙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操作不到位、出血感染等問題。
首先,應該在仔豬出生后24小時內進行剪牙,24小時后牙齒硬化,若此時剪牙容易剪碎仔豬牙齒髓質而出血感染;而且只需要剪掉牙齒的1/2,留下部分牙齒,能提高仔豬補料教槽的成功率,最好使用磨牙器進行,磨完牙齒后,需要進行牙齒的消毒,并檢查牙齒是否磨平。
仔豬的尾巴在生長過程中,需要消耗10來斤飼料,且搖動時,豬只間更容易出現咬尾現象,在出欄時,尾巴也會影響肥豬的賣相,尤其部分發達城市不喜歡吃尾巴,所以需要進行斷尾操作。可臨床生產中,斷尾時尾巴出血感染的情況也很普遍,斷尾后必須進行檢查,防止尾巴出血而未及時發現,影響仔豬的生長速度與抗病力
3、關于閹割
為了提高豬肉品質與育肥豬的生長速度,小公豬必須進行閹割;大多豬場選擇對小公豬閹割的時間為10天左右,甚至部分豬場到斷奶時才進行閹割,也有部分是漏掉了,保育才進行閹割,相對來說,存在諸多的弊端:1.10日齡以后的仔豬較大,閹割時對仔豬進行保定,仔豬強烈反抗應激非常大,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也較大;2.仔豬的睪丸變大,相應的傷口也更大,愈合時間更久;3.最關鍵是與睪丸連接的血管此時已經較粗,閹割后容易出血,影響仔豬后期的生長速度。
個人在豬場多年的經驗認為:仔豬在3~5日齡進行閹割最好,此時母源抗體含量高,操作容易,傷口小,睪丸也不易碎且處理較為干凈,且閹割時注意,最好在外開兩個口子,皮膚處開口不能太高,否則不利于傷口內的異物流出,睪丸間的膈膜更難以愈合,容易出現結締組織增生而出現沒處理干凈的假象,在陰囊處會有一個硬硬的肉球,影響后期肥豬的銷售。
4、關于保健
通過大量文獻查閱發現,在仔豬進行剪牙斷尾、斷臍和閹割時感染幾率是非常大的,非常有必要進行針對性保健;行業內如河北樂亭大量豬場斷臍和閹割時,鏈球菌的感染幾率很大;摘譯國際養豬文獻報道,剪牙時出現感染的幾率達到了14%,斷尾時感染也極易發生;在健康豬的鼻道粘膜中鏈球菌的檢出率達到了71%,副豬嗜血桿菌也是在健康豬鼻道粘膜中常在的條件性致病菌。
要提高仔豬成活率,降低發病率,提高豬群整齊度與生長速度,在剪牙斷尾、斷臍時除了嚴格的消毒措施外,一定要進行仔豬的預防感染工作。而部分豬場在使用長效土霉素、氟苯尼考、磺胺等進行保健,這些藥物針對幼畜的毒副作用比較大,對仔豬的免疫系統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藥典中明確其有免疫抑制作用,會影響疫苗的免疫應答;而恩諾沙星對仔豬會造成軟骨合成受阻,生長發育不良,也不適合做保健;所以,最好選用長效七天的鹽酸頭孢噻呋進行保健,沒有免疫抑制,對仔豬生長沒有任何影響,對目前常見的鏈球菌、副豬嗜血桿菌、大腸桿菌、葡萄球菌、豬丹毒桿菌等高度敏感,且由于長效七天,對3-5日齡的閹割也有很好的保護,防止傷口感染病原微生物出現炎癥而影響仔豬的整齊度以及育肥期的生長速度,大大提高豬場的生產水平而提高豬場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