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蛋雞絳蟲痛是一種寄生蟲病,是由于其腸道內寄生有絳蟲而引發,導致其出現產蛋率降低,排出稀薄糞便,容易產出畸形蛋,蛋重量較輕,蛋殼顏色發白等癥狀。該病全年任何季節都能夠發生,但是通常在夏、秋季節發病較多,且夏季發病率比秋季高。如果蛋雞感染該病,會損害其生產性能,嚴重影響廣大蛋雞養殖戶的經濟利益。
1 病原體
該病的病原體是賴利絳蟲,分布較廣,該寄生蟲一般分成3種類型,即棘盤賴利絳蟲,長度在100~289mm,寬度為2~4mm;四角賴利絳蟲,大小基本與棘盤賴利絳蟲相同,通過外觀很難對二者進行區別;有輪賴利絳蟲,長度在20~53mm,寬度為1~2mm,蟲體由大量的節片組成,頭節是最前面的一個,頸節緊接頭節后面,頸節后為大量的體節,整個蟲體呈刻扁平的帶狀。賴利絳蟲體主要在雞的小腸里寄生,且頭節上生有鉤和吸盤,起到將蟲體在小腸黏膜上固定且無法被排出體外的作用。在蛋雞小腸內發育成熟后,其后端的節片就會發生脫落,并隨糞便排到體外。脫落的節片里含有大量的蟲卵,當其崩解后就會使蟲卵散布出來,從而被螞蟻、蒼蠅等昆蟲吃人體內,并通過其四處活動進行傳播。蟲卵可在昆蟲體內發育成為具有感染性的幼蟲,如果蛋雞采食含有感染性幼蟲的昆蟲就會感染寄生蟲而發病。幼蟲在蛋雞小腸內需要經過2~3星期才能夠發育成為成蟲,當成蟲性成熟后,又會使含有蟲卵的節片脫落,接著又開始重復以上的生活史。這也是絳蟲病主要的傳播方式。
2 發病機理
寄生在蛋雞小腸內的幼蟲發育為成蟲后,會奪取機體大量的營養物質,從而導致生長發育緩慢,同時還會通過機械刺激阻塞腸管而引發腸炎,并由于代謝產物的毒附作用而造成神經障礙。蛋雞嚴重感染時會導致消化障礙,進而發展成下痢,造成機體消瘦,影響生長發育,引起生產性能降低,嚴重時甚至導致死亡。
3 臨床癥狀
從外表觀察,發現病雞體況明顯消瘦,羽毛蓬亂,呆立不動,雞冠和黏膜蒼白、貧血。在消化系統方面主要表現出消化不良,發生下痢,排出較稀的糞便,且含有血樣或者淡黃色黏液,有時還能夠看到混有如同煮熟碎半大米粒樣的白色活蟲體,即孕卵節片,只能夠進行伸縮動作,而無法移動。另外,蛋雞產蛋量明顯降低,甚至完全停產,嚴重者最終由于衰弱而發生死亡。
4 病理變化
病死雞尸體消瘦,黏膜蒼白、貧血,腸道內含有大量的黏液或混有大量血樣或者淡黃色的黏液。空腸下段和直腸以及回腸內能看到碎大米粒樣的白色孕卵節片。通常能夠在病雞空腸近前段的黏膜上找到單個或者多個蟲體,時有發生蟲體聚集成團的現象,并阻塞腸道。
5 臨床診斷
觀察糞便:清晨病雞新排出的糞便表面,發現存在明顯的白色蟲卵,如同芝麻大小,且能夠蠕動,偶爾呈橢圓型,有時還會變成蘑菇型。一堆糞便中通常含有十幾個蟲體,有的糞便還會混有泡沫。對于病程略長的雞群,都會排出較稀的糞便,且使用腸道藥就有所緩解,但停藥后就不斷反復,需要采取驅蟲治療。解剖后,能夠在腹腔看到小腸出現間斷性的粗細不勻,并在空腸前段以及十二指腸降部能夠檢測出含有大量絳蟲,腸黏膜明顯腫脹,存在米粒至綠豆大的出血灶,盲腸扁桃體發生腫大、出血。腸管內存在白色扁形的節狀蟲體,且充滿大量的泡沫,并在直腸泄殖腔的糞便中可見脫落的絳蟲節片。
6 防治措施
產前進行預防性驅蟲:在蛋雞開產前,即105~130日齡,在飼料中按每千克體重添加20~25mg丙硫苯瞇唑,連續飼喂2次;或者按每千克體重添加150~200mg滅絳靈,一次性飼喂;最好是按每千克體重添加10.o~12.5mg吡喹酮,一次性飼喂。
保持舍內外環境衛生良好:雞舍內的墻面可涂抹灰,使其硬化如同水泥地面,從而減少中間宿主的滋生、藏匿。雞舍內外環境定期進行整理、清掃以及徹底消毒,確保清潔、干爽、通風,為雞群創造適宜的飼養環境,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中間宿主的數量。還可給雞舍門窗安裝紗門、紗窗,也能夠有效防止蒼蠅等昆蟲的進入。另外,舍內雞糞要及時清除,并進行堆漚發酵,以將孕卵節片中的蟲卵殺死。同時,還要將雞舍內外的污穢物清除干凈,并通過噴灑殺蟲劑,將如七星瓢蟲、蒼蠅等中間宿生消滅,還要定期給雞群投藥進行驅蟲。
發現病雞后,首先選擇使用伊維菌素,即在每3kg飼料中添加lmg。治療時,通常是上午正常喂料,之后停料大約3h,供給正常飲水,接著在正常飼料中添加70%的上述藥物,充分混合均勻,給病雞投服1次,間隔7天后再進行1次投服。或者按每千克體重給病雞服用10~15mg吡喹酮,也具有驅蟲效果,注意該藥只能夠投服1次。驅蟲后,在病雞飲水中添加適量的水溶性維生素A、D、E,每天飲水3~4h,能夠促進產蛋率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