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皮炎腎炎綜合征是由圓環病毒引起的,主要侵害皮膚和腎,并日益發展成為皮膚受損的疾病。該病死亡率雖低,但發病率高,病程長,尤其是在夏秋季節,嚴重影響豬只的生長發育,在我國許多省份都有流行,給養豬業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流行特點】
過去
一般認為豬皮炎腎炎綜合征主要侵害生長豬和育肥豬,多發生于體重20~65千克的豬,尤其是10~15周齡的豬多見。造成豬只生長速度減慢,飼料報酬降低,死亡率上升,而且還能導致免疫抑制,降低機體對疫苗的應答能力,增加對其他病原感染的敏感性。哺乳期仔豬和剛斷奶仔豬少發。發病率10%~60%,有的高達80%,病死率5%~20%。夏秋季多見。
現在
(1)發病日齡提前 產房內未斷奶的仔豬和45日齡左右的仔豬也可發生該病。
(2)發病形式趨于溫和 一窩豬內可能只有個別發病,而同窩的其他豬卻不發病。或者產房內某一窩仔豬感染,而其他相鄰的仔豬卻未見異常。
(3)三率有所降低 三率分別指發病率、死亡率和淘汰率。原因可能是在飼料或飲水里添加藥物,特別是黃芪多糖及其他多糖類物質提高了機體免疫力,抗菌素減少或減輕了繼發感染所致。實踐證明:飼料中添加中藥多糖類物質對于提高機體免疫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4)機體損傷程度與后期育肥增重程度相關。據跟蹤調查發現,感染過皮炎腎病綜合癥的仔豬或保育豬,育肥階段在飼料利用率、飼料報酬、日增重等指標方面,低于正常育肥豬。
【臨診表現】
過去
最明顯的表現是皮膚病變,常被誤認為是蚊、蠅、螨蟲叮咬皮膚所致。可見耳、背部、腹部、前肢、后腿、臀部等部位廣泛性出現各種大小不一的紅斑、斑點、隆起的小丘疹,圓形或不規則的隆起,呈現紅色或紫色,中央為黑色的病灶。輕的食欲、體溫、活動均正常,常自動恢復。嚴重的,病豬食欲喪失,被毛粗亂,體溫升高至41.5℃,皮下水腫,嚴重下痢和呼吸困難。體重迅速減輕或生長停滯。四肢和眼瞼周圍可見水腫,體表淋巴結腫大。大多數病豬消瘦、衰竭死亡。耐過豬長期生長不良,形成僵豬。
現在
(1)皮膚病變出現的部位因個體不同而有差異。有的病豬在生殖器附近、耳后等部位出現病變較多,而其他部位較少。
(2)皮膚有潰爛現象。很容易讓獸醫人員誤診為仔豬滲出性皮炎,但按該病治療效果不佳。
(3)部分病豬體表淋巴結腫大不明顯。特別是對于哺乳期的仔豬,可能是侵害機體時間較短的原因。
(4)弓腰程度不明顯。腎位于腰部,故《素問?脈要精微論》說:“腰者,腎之府”。腎臟被侵害后往往會出現弓腰的表現,但在實際生產中,表現程度不一。
【病理變化】
過去
腎臟呈現腎小球腎炎和間質性腎炎。部分豬腎臟腫大,表面有白色壞死灶,有點狀出血或淤血點。淋巴結腫大,特別是腹股溝淋巴結腫大3~4倍。有時可見黃色胸水或心包積液。脾臟輕微腫大,有出血點。肝臟呈桔黃色,心肌肥大。偶見胃潰瘍。
現在
尚有大腸和小腸粘膜充血、出血,肺出血。膀胱、輸尿管積尿。細菌感染時,可見心包炎、胸膜炎、腹膜炎、關節炎等病變。且常與肺炎支原體、PRRS、豬瘟等并發感染,導致病變復雜多樣。
診斷 根據該病的流行病學、臨診表現、剖檢變化可作出初步診斷。確診需進行實驗室診斷。
【豬皮炎腎炎綜合征臨診要點】
(1)發病對象:保育豬、生長豬、育肥豬及哺乳仔豬、剛斷奶仔豬。
(2)特征性臨診表現有三:一是耳、背、腹部、后軀等皮膚出現紅斑、斑點、丘疹及黑色或深褐色壞死痂;二是部分病豬有不同程度的弓腰現象,按壓之后更加明顯,有怕痛、躲閃反應。三是體表淋巴結腫大。以上三個表現出現機率和程度因有個體差異。
(3)剖檢:腎臟蒼白、腫大,表面有白色壞死灶和出血點;淋巴結腫大,尤其是腹股溝淋巴結;血性壞死性皮炎和動脈炎。
【鑒別診斷】
與豬疥癬、豬痘、蚊蟲叮咬、豬瘟、豬丹毒、滲出性皮炎、濕疹、皮膚真菌病、鋅缺乏癥等相似,應注意區分。
(1)豬疥癬
大小豬均發,以5月齡以下幼豬易感,多發于冬季;皮膚劇癢;由于摩擦,患部出血、脫毛、結痂、皮膚肥厚形成皺褶和龜裂,豬體消瘦。用伊維菌素或阿維菌素治療有效。內臟無病變。
(2)豬痘
多見于4~6周仔豬及斷奶仔豬,成年豬有抵抗力;四季均發,但多見于春末、秋初季節;在無毛和毛少部位如鼻吻、眼瞼、腹部、四肢內側、乳頭等部位出現紅色小斑點、丘疹、膿皰、結痂,脫落愈好。豬皮炎腎炎綜合征主要發生在背部、臀部和身體兩側,呈散在斑點狀的丘疹,丘疹始呈紅色,繼由中心部位變黑并逐漸擴展到整個丘疹。
(3)蚊蟲叮咬
發病高峰在每年5月份至7月份蚊蟲活動猖獗的季節,特別是傍晚。有癢感。其他無異常。
(4)豬瘟
高熱稽留,皮膚出血,指壓不褪色,包皮積尿,膿性結膜炎,初便秘后腹瀉;剖檢以敗血癥為主,脾臟出血性梗死,麻雀卵腎,腸道紐扣狀潰瘍,胃腸出血,淋巴結大理石樣。
(5)豬丹毒
架子豬多發,多見于夏季;急性敗血癥,皮膚有出血點,指壓退色。高熱稽留,死亡率高80%;全身癥狀明顯;慢性以皮膚疹塊和關節炎、心內膜炎為主。腎淤血、腫大,紫紅色;脾臟腫大,紫紅色,白髓周圍有紅暈;胃底粘膜及小腸出血性炎癥。青霉素類藥物治療有效。
(6)滲出性皮炎
由葡萄球感染引起,多見于5~6日齡哺乳仔豬。通過創傷感染。在眼睛周圍、耳廓、腹部等出現紅斑、水皰,水皰破潰后水皰液呈棕黃色,如香油樣,干燥后形成鱗片狀、棕灰色的結痂,有癢感。痂皮脫落后,露出鮮紅色創面。
(7)濕疹
長期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造成的,夏秋季節發病較重。腹下或大腿內側皮膚出現黃豆大小的扁平丘疹、水皰、膿皰,最后形成潰瘍。病程長者常出現局部感染,糜爛或化膿,最后豬體消瘦、虛弱。無傳染性,體溫不高,丘疹不規則,有奇癢。
(8)皮膚真菌病
不分品種、年齡、性別的豬均可發生;無季節性,但以秋冬季多見;頭、頸、肩等部位皮膚斑塊充血、水腫、脫毛、丘疹、水皰、結節、結痂等。局部奇癢。內臟器官一般無病變。
(9)鋅缺乏癥
大小豬均可發生;主要侵害表皮,慢性、無熱、非炎性的一種皮膚病。主要是皮膚痂皮增生和皺裂。有輕微的癢感,常繼發皮下膿腫。如果日糧中及時補充鋅,可在兩個星期之內得到緩解。
治療試驗
對暫時不能確診的疾病,利用藥物進行治療試驗也是目前診斷疾病的一種方法。對于細菌性和外科性的皮膚病,如皮膚真菌病、滲出性皮炎、濕疹、豬丹毒等可以使用抗菌素和清熱解毒的藥物進行治療,都有一定效果;對于鋅缺乏癥,補鋅后癥狀會有所緩解。而對于病毒性和中毒性皮膚病,使用抗菌素基本無效。
病理學診斷
當發現全身淋巴結腫大,肺退化不全或形成固化、致密病灶時,應懷疑本病。病理組織學檢查可見全身淋巴組織的淋巴細胞減少,單核吞噬細胞類細胞浸潤及形成多核巨細胞,如在這些細胞中觀察到嗜堿性或兩性染色的細胞質內包涵體,則基本可以確診。
治療
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方法。應早發現、早確診、早治療。根據不同的臨床癥狀應用抗病毒與抗菌素類藥物進行對癥治療,以控制繼發感染,減少死亡。
(1)可試用黃芪多糖(或板藍根),同時用紫藥水涂抹,1日2次,連用3~5d,在飲水中添加抗生素。嚴重的注射給藥,輕的或有食欲的可飲水或拌料。同時給予免疫增效劑,如多糖類物質、中藥免疫增效劑等。
(2)試驗表明,用自家組織滅活苗或結合抗生素治療該病,在成活率、日增重、減輕呼吸道癥狀方面優良。
【預防】
(1)建立生物安全體系。
(2)加強飼養管理、保溫和定期消毒。
(3)加強檢疫,防止引入病種豬。
(4)做好豬皮炎腎炎綜合征相關病的免疫接種。
(5)藥物預防 母豬產前和產后各1周、仔豬斷奶前后和哺乳期間,用頭孢類拌料,并采用脈沖式給藥。仔豬可實行三針保健。
(6)減少應激因素的產生。如斷奶應激、飼養管理應激等。
(7)減少免疫抑制因素的出現 如霉素毒素、外寄生蟲、超負荷免疫接種、藥物濫用等。
(8)做好驅蟲工作 驅蟲效果最好的是伊維菌素和阿維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