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歐盟(EU)禁止在家畜日糧中使用哺乳動物蛋白,大多數人更傾向于使用進口大豆,這增加了豬飼料營養不穩定的風險,特別是對于幼齡動物而言。
諾丁漢大學的動物生產學教授Julian Wiseman在ACMC的電子時事通訊上指出,在家畜日糧中使用整粒大豆、或者其油的提取物,其中含有超過50%EU蛋白質當量。但是植物蛋白,特別是大豆,比動物蛋白的消化率本身就低。
由于大豆原料中含有一種抗營養因子,在豬的日糧中添加大豆前必須進行熟化。
由于每種處理方法的域值比較寬,用“烹炒”或者用其加工過程進行描述其用處并不大。當然溫度是加工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濕度、時間及顆粒大小可能會發生改變,從而增加了其變化和最終營養價值。
當大豆原料頻繁使用,并且使用量比較大時,忽視加工處理問題的結果比較嚴重。這正好是大豆存在的問題。例如,試驗表明,大豆脂肪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劑降低了仔豬腸絨毛的高度——結果是當胰蛋白酶抑制劑的含量高的時候,每日活體重增加超過300g。因此,飼料企業的質量控制非常重要。雖然進行了大量的營養測試,Lulian的試驗結果表明,在體試驗是評估營養價值的唯一值得信賴的方法。
在歐洲,農民為了增加創收、抑制疾病和控制影響植物生長的害蟲,并增加豬的飼料來源,會在豬的日糧中添加野豌豆。
與大豆日糧相比,豌豆的蛋白含量低、能量水平高。豌豆固氮的能力很強,生長周期短,一季可以種雙料。豌豆和大豆的收獲機械相同,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