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見飼料營養
(一)能量飼料
1、玉米:具有“飼料之王”美稱。營養特點:
(1)能量高,ME(豬)14.27MJ/kg。NFN含量高(74%~80%),且主要是淀粉,CF少,2.0%,消化率高;
(2)CP含量低,7.2%~8.9%且品質差,賴氨酸、色氨酸、蛋氨酸含量低;
(3)含有較高脂肪(3.5%-4.5%),亞油酸含量在2%左右,是谷物類飼料最高者,若玉米占日糧50%的比例,可滿足畜禽亞油酸的需要量;
(4)黃玉米含有胡蘿卜素和葉黃素,也是維生素E的良好來源,B組維生素中除硫胺素含量豐富外,其他維生素含量很低。不含維生素D;
(5)鈣含量低,磷含量雖然高,大部分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對豬利用率低。
使用注意事項:
(1)飼喂前要粉碎,但不易久貯,1周內喂完為好。
(2)禁止飼喂霉變玉米,注意去毒(黃曲霉毒素(0.02mg/kg)和赤霉烯酮,黃曲霉毒素具有致癌作用,赤霉烯酮可使卵巢病變,抑制發情,減少產仔數,初產母豬流產,公豬性欲降低)。現常在配合料中加脫霉劑。
(3)不宜過量使用,否則會導致過肥,出現軟脂。一般用量60%左右。
2、小麥麩:
又稱麩皮,是小麥加工的副產品,主要由種皮、糊粉層、少量胚和胚乳組成。小麥麩的營養價值主要取決于面數質量,生產上等面粉時,有相當一部分胚乳與胚、種皮等組成麥麩,這種麥麩的營養價值高。如果對面粉質量要求不高,不僅胚乳在面粉中保留較多,甚至糊粉層也進入面粉,這樣的麥麩營養價值低。因此,麥麩的營養價值差別較大,粗纖維為8.5%-12%,粗蛋白質12.5%-17%,氨基酸組成好于小麥。由于麥粒中B組維生素多集中在糊粉層和胚中,故麥麩中B組維生素含量高,麩皮中鈣少磷多,鈣與磷比例極不平衡。由于粗纖維含量較高,因此能量較低(ME約為 10.5~12.6MJ/kg),常用來調節日糧能量濃度。
通常生長肥育豬日糧麩皮15%-25%,斷奶仔豬日糧用量大會引起拉稀,一般不超過10%。妊娠母豬日糧約占25%-30%。由于含適量粗纖維和硫酸鹽類,具有輕瀉作用,產后母豬喂給適量的麩皮粥可以調節消化道機能。
3、米糠:
米糠是糙米加工成白米時分離出的種皮、糊粉層、胚三種物質混合物。與麩皮一樣,其營養價值與白米加工程度有關,加工米越白,胚乳中物質進入米糠越多,米糠能量越高。米糠粗蛋白質12.8%,粗脂肪含量16.5%,粗灰分7.5%。鈣與磷比例相差懸殊,鈣少磷多。因米糠粗脂肪中含不飽和脂肪酸多,貯存時間長脂肪會酸敗;肥育豬日糧中比例過高會使豬體脂肪松軟;飼喂幼齡仔豬易發生腹瀉。一般生長豬日糧中 10%-15%,大豬可達30%。米糠榨油后所得米糠餅,含油量下降,能值也降低,其他養分基本與米糠相似。貯存期可比米糠時間長久。稻殼粉(礱糠)和少量米糠混和稱統糠。常見的有“二八糠”和“三七糠”,屬于粗飼料。
(二)蛋白質飼料
1、豆餅(粕):
大豆餅粕在所有餅粕類蛋白質飼料中公認質量最好。蛋白質含量40%-50%,賴氨酸含量2.45%- 2.70%,賴氨酸含量是所有餅、粕類飼料中最高者,但蛋氨酸含量少,適口性好;粗纖維5%左右,能值較高;富含煙酸與核黃素,胡蘿卜素與維生素D含量少;鈣不足。大豆和生豆餅、生豆粕中含有以下抗營養因子: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致甲狀腺腫物、皂角素。大豆餅粕在日糧中用量一般在20%左右。
2、菜子餅(粕):
菜籽餅蛋白質34%-38%,蛋氨酸含量(0.58%)僅次于芝麻餅(0.81%),名列第二,精氨酸含量(1.75%)在餅粕類飼料中最低,然而硒的含量在植物性飼料中最高。
油菜籽、甘藍、白菜和芥菜等十字花科的種籽含有硫葡萄糖甙,種籽破碎后在一定水分和溫度的條件下,經芥子酶(存在于菜籽和腸道某些細菌)作用,被水解成有害物質硫氰酸鹽和異硫氰酸鹽,部分異硫氰酸鹽形成,唑烷硫酮。
一般妊娠母豬、哺乳母豬日糧中菜籽餅盡量不用,不超過3%,生長肥育豬5%-8%;若是白菜型品種菜籽餅,在日糧中可提高其用量,生長肥育豬15%。
3、花生餅(粕):
脫殼后的花生仁餅代謝能水平是餅粕類飼料中最高者,蛋白質達50%左右,適口性好,精氨酸含量5.2%,是所有動、植性飼料的最高者,賴氨酸和蛋氨酸很低分別為1.35%、0.39%。但容易變質,不宜久貯,易為發霉,產生黃曲霉毒素,對幼豬毒害最甚。
用量:肉豬不超過10%,哺乳仔豬最好不用,其它階段豬不超過4%。
4、魚粉:
魚粉是全魚或魚類食品加工后所剩的下腳料為原料,經過干燥、脫脂、粉碎或者經蒸煮、壓榨、干燥、粉碎而制成。因原料不同其營養價值有很大差別。秘魯、智利進口魚粉蛋白質62%-65%,且品質好,含硫氨基酸2.5%,賴氨酸4.9%;脂肪含量不超過 8%;維生素A、D和B族維生素多,特別是維生素B12含量高;礦物質量多質優,鈣4.0%,磷2.85%。食鹽含量低于4%;還含有未知生長因子。
使用注意事項:
(1)使用優質魚粉:金黃色,魚松狀,芳香魚腥味,不帶霉變味、焦味;
(2)用量:2-8%,不超過10%,最好控制在0-3%;
(3)避免食鹽中毒;
(4)為高不飽和脂肪酸,易酸敗,久貯不用或少用,易引起幼豬腹瀉;同時生長育肥豬后期不用或少用,會產生軟脂,屠宰前1月停喂,以防肉質出現異味;
(5)注意魚粉摻假;
(6)慎用生魚粉或生魚,以防維生素B1缺乏。
(三)礦物質飼料
1、食鹽:補充鈉與氯,提高適口性。用量0.2%~0.5%。
2、石粉:鈣的含量要求在35%以上,鎂不得超過0.5%,砷不超過2毫克/千克、鉛不超過10毫克/千克、汞不超過0.1毫克/千克、鎘不超過0.75毫克/千克、氟不超過2000毫克/千克。
3、磷酸氫鈣:鈣磷比例約為3:2,接近動物需要平衡比例。其鈣含量23%以上,含磷16%以上。
(四)添加劑
1、營養性添加劑
(1)維生素添加劑:添加量甚少,僅占萬分之幾。但作用極為顯著,常用單維或多維。
(2)微量元素添加劑:容易缺乏的主要有鐵、銅鋅、錳、碘、硒等。給豬配合飼料時,需另外添加微量元素。常用的原料主要有無機礦物質、有機酸礦物鹽、氨基酸礦物鹽。
(3)氨基酸添加劑:主要包括賴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和蘇氨酸。
賴氨酸:為豬飼料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主要使用L-賴氨酸鹽酸鹽;蛋氨酸:主要使用DL-型蛋氨酸,豬的需要常用蛋氨酸+胱氨酸。
2、非營養性添加劑
包括抗氧化劑、防霉劑、促生長添加劑、驅蟲和抗球蟲添加劑、其它飼料添加劑等。
二、豬營養需要
(一)種公豬
要根據品種、體重大小、配種強度、圈舍、環境條件等進行適當的調整。飼養種公豬能夠保持其生長和原有體況即可,不能過肥。過于肥胖的體況會使公豬性欲下降,還會產生肢蹄病。體重75公斤以前的后備公豬飼養管理與生長豬相同;體重75公斤以上的后備公豬逐步改喂公豬料種公豬的營養需要與妊娠母豬相近,在良好的環境條件下,種公豬日糧的安全臨界為:消化能12.55MJ、蛋白質13%、賴氨酸0.5%、鈣 0.95%和磷0.80%。
(二)種母豬的營養需要
1、營養對母豬生產力的影響
(1)優質日糧的重要性
在營養上妊娠與泌乳期是整個養豬生產周期的關鍵時期。因此,試圖通過縮減種豬日糧質量來降低飼養成本,并期望母豬發揮它的遺傳潛力,是不可能和極端錯誤的。只有給予高質量的日糧,提供足夠的養分,才能滿足胎兒生長、子宮生長、乳房發育、身體生長、奶的生產和哺乳期體況的補充。
(2)營養缺乏或過剩的影響
明顯的養分不足或過剩都會影響種豬的繁殖性能。飼料中能量和蛋白質的不足很難鑒別,它們常與其它養分不足相伴,一起作用。如:
母豬哺乳期間的能量攝入受到限制,背膘的儲存就會減少,加劇體重的下降,影響了母豬的受胎率,延長了再配的時間。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明顯不足或過剩,也會降低繁殖性能,例如維生素A不足,將導致母豬吸收胎兒或生產病弱、畸形仔豬。
日糧中的必需養分要有一個適宜的量和平衡的比例。一定要提供足夠的能量、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去獲得最大的繁殖力。如果使用任何一種養分不足的日糧飼喂母豬,將導致以下后果:①降低受胎率;②減少產仔數;③降低初生重和仔豬活力;④降低母豬的體況與體重;⑤降低泌乳力;⑥延長斷奶到再配的時間;⑦縮短了母豬的使用年限。
2、不同階段母豬的營養需要
(1)后備母豬
后備母豬培育是選育具備遺傳性能穩定的蛋白質生長和沉積能力的種豬。在青年母豬發育時期,飼喂含有全價蛋白質和氨基酸平衡的飼料是非常重要的。提供生長發育所需的能量、蛋白質;注意氨基酸平衡;增加鈣、磷用量;補充足量的與生殖活動有關的維生素A、E、生物素、葉酸、膽堿等。
日糧起碼含消化能12.96MJ/kg,粗蛋白15%(最好16%)、賴氨酸0.7%、鈣0.95%和磷0.80%。為了使后備豬的更好地生長發育,有條件的豬場可飼喂些優質的青綠飼料。
80~90kg的后備母豬,通常能量攝取水平限制在25.12MJ/天。還應限制飼喂并加強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供給,且蛋白質應達到14%.選種后采取自由采食,至少應經歷兩個發情周期,體重115~125kg,背膘厚達17~20kg。
(2)妊娠母豬
①能量中國標準:妊娠前期體重﹤90㎏,17.57MJ;90~120 ㎏,19.92MJ;120~150㎏,22.26MJ;﹥150㎏,23.43MJ。妊娠后期體重﹤90㎏,23.43MJ;90~120 ㎏,25.77MJ;120~150㎏,28.12MJ;﹥150㎏,29.29MJ。NRC標準(第十版):14.24MJ②蛋白質及其他營養物一般認為,妊娠期母豬日糧中的粗蛋白質最低可降至12%。蛋白質需要與能糧的需要是平行發展的。鈣、磷、錳、碘等礦物質和維生素A、D、E也都是妊娠期不可缺少的。妊娠母豬的飼糧中應搭配適量的粗飼料,最好搭配品質優良的青綠飼料或粗飼料,使母豬有飽感,防止異癖行為和便秘,還可降低飼養成本。可含 10%~20%的粗纖維。
(3)泌乳母豬
①營養需要特點:除維持需要外,每天還要產奶5~8㎏。若供給的營養物質不足,就會導致母豬的失重超出正常范圍,影響泌乳、斷奶后再發情和連續利用。
②NRC標準(第十版):ME14.24MJ/㎏,CP17.50%,Ca0.75%,P0.35%
③“低妊娠高哺乳”的營養觀點國外對妊娠母豬營養需要的研究認為,妊娠期營養水平過高,母豬體脂肪貯存較多,是一種很不經濟的飼養方式。因為母豬將飼糧蛋白合成體蛋白,又利用飼料中的淀粉合成體脂肪,需消耗大量的能量,到了哺乳期再把體蛋白、體脂肪轉化為豬乳成分,又要消耗能量。因此,主張降低或取消泌乳貯備,采取“低妊娠高哺乳”的飼養方式。
(4)空懷母豬
①能量配種前能量采食量對母豬排卵數的影響
研究表明,發情母豬采食量與排卵數之間存在著正相關,采食量大,營養攝入量高,排卵數多。同時,配種前營養水平可影響卵母細胞的質量及其發育能力,提高營養水平可改善卵母細胞的質量,提高早期胚胎的成活率,因此,母豬配種前必須經進行充分飼喂,以提高排卵數和卵母細胞的質量。
對排卵數的影響,配種前(30~75d)高能量水平的母豬排卵數13.7個,低能量水平的母豬排卵數 11.8個;配種前20d內高能量水平的母豬排卵數可增加0.7~2.2個。經產母豬從仔豬斷奶到再配的短期加料,對產仔數無明顯影響,對產后一胎的母豬,在配種前加料可提高受胎率。總之,過肥母豬在配前應采取減膘措施,瘦弱母豬應采取加料增膘、采取短期優飼措施,以增強內分泌活動與生殖系統機能。
懷孕早期飼喂水平對胚胎成活率的影響表明,配種前較高營養水平可提高青年母豬的排卵數和卵母細胞的質量,經產母豬從仔豬斷奶到再配的短期加料,對產仔數無明顯影響,對產后一胎的母豬,在配種前加料可提高受胎率。但配種后若繼續高水平飼喂會降低胚胎的成活率。
研究表明:
1、母豬的胚胎成活率與發情開始后3天內的血漿孕酮含量成正比。
2、營養水平與血漿孕酮含量成反比。即營養水平越高,血漿孕酮越低,胚胎成活率越低,反之營養水平越低,血漿孕酮越高,胚胎成活率越高。
因此,配種后頭3天,母豬必須進行嚴格限制飼喂,以提高胚胎成活率。
②蛋白質的供給
既考慮數量,又考慮品質,一般要求飼糧粗蛋白質為12%。(3)礦物質母豬對鈣的不足極為敏感,缺鈣時會造成受胎率低,產仔數少,在日糧中應供給15g鈣、10g磷、15g食鹽。(4)維生素每千克飼糧應供給維生素A40001U、維生素D2301U、維生素E11mg。另外,泛酸,煙酸,維生素B12也是母豬不可缺少的維生素。
(三)仔豬的營養需要
仔豬的營養需要變幅較大,主要受仔豬生長潛力、年齡、體重、斷奶日齡、飼糧原料組成、健康、環境等影響。
哺乳仔豬的能量需要能從母乳和補料中得到滿足,補料中能量濃度應為14.64MJ/kg,一般在13.81~15.06MJ/kg。能量與蛋白質沉積間有一定比例關系,只有合理的能蛋比才能保證飼料的最佳效率。
由于仔豬胃腸道尚未發育成熟,應供給易消化、生物學價值高的蛋白質,且還要考慮氨基酸含量及比例。特別要注重賴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蘇氨酸的添加。
豬至少需要13種礦物質元素,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別要注意鈣磷比例及鐵、銅、鋅、硒、碘、錳等添加。
飼養標準中的維生素推薦量大多是防止維生素臨床缺乏癥的,由于維生素本身的不穩定性和飼料中維生素狀況的變異性,實踐中添加量大都要超量。在玉米-豆粕型日糧,最易缺乏或不足的維生素主要有維生素A、D、E、核黃素、煙酸、泛酸和維生素B12,有時還會出現維生素K和膽堿不足,生產上有時添加維生素B6和生物素防其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