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蹄疫基本介紹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一種烈性、高度傳染性疾病,臨床特征是在蹄部、口腔粘膜和雌性動物乳房皮膚出現水泡。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將其列為必須報告的動物傳染病,一但發生和流行,對養豬生產危害很大。
FMDV有7個血清型:O型,A型,C型,亞洲1型,南非1型、2型、3型,而同一個血清型中,又包括大量不同的毒株。不同血清型之間沒有交叉保護作用,而同一血清型的不同毒株之間也僅有部分交叉免疫性。感染或接種一種血清型的FMDV無法抵抗其它血清型的感染。FMDV血清型的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域性,亞洲國家主要流行的血清型包括O型、A型與亞洲1型。其中O型感染最為廣泛,其次是A型,亞洲1型很少見。2005年世界口蹄疫參考實驗室將全世界的O型口蹄疫劃分為10個拓樸型(Topotype),常見的有東南亞型(緬甸98株)、中東南亞型(泛亞株)與Cathay(古典中國)型(豬毒毒株),當前我國流行的優勢毒株屬于緬甸98株。
二、免疫密度必須達到100%
農業部將其列為強制免疫注射的首要病種。為了有效防止豬口蹄疫的發生,每年的春秋兩季都要進行強制免疫,要求應免動物的免疫密度達100%,免疫抗體合格率必須≧70%。目前我國政府實施了推動FMD強制性免疫,在疫苗選擇上,可選用政府免費提供的FMD疫苗,也可以使用商品化的高效FMD疫苗。無論采用何種疫苗產品,免疫后的抗體水平監測與免疫效果評估都是必要的。
三、注意母源抗體的干擾
豬口蹄疫的防疫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工作,一些規模化豬場反映,使用豬O口蹄疫滅活疫苗進行免疫,即使母豬群每年免疫3-4次,仔豬群一生免疫2-3次,而到了生長育肥階段抗體幾乎全部為陰性,免疫完全失敗。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筆者懷疑很可能是我們豬場免疫程序不合理,由于母源抗體干擾所致。
母源抗體是指通過胎盤、初乳從動物母體直接傳遞給胎兒或新生動物的抗體。它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母源抗體可有效保護仔豬免受FMDV的感染,與此同時,母源抗體也能夠顯著的干擾仔豬的免疫效果;為了證實這種干擾現象,筆者在河北某豬場進行了兩組試驗。
1、無母源抗體的情況下
30日齡首免、58日齡加強;加強后14d抗體開始上升,28d時全部轉陽。試驗表明,仔豬在沒有母源抗體時,對疫苗免疫效果無影響,此時是接種疫苗的最佳時機。此外該試驗結果表明,仔豬經過1次免疫抗體很難達到滿意水平,加強后抗體才能達到完全保護水平且有效抗體持續時間長。
2、有母源抗體的情況下
30日齡首免、60日齡加強免疫后抗體一直呈下降趨勢,到加強后35天時抗體全部轉陰。該試驗結果表明,仔豬在有母源抗體時,仔豬在首免和加強免疫后抗體隨著時間的延長逐漸降低到全部轉陰,母源抗體對疫苗免疫效果干擾嚴重,這也合理地解釋了有些豬場為什么在育肥階段檢測不到抗體。
據報道,母源抗體可從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2個方面對疫苗免疫產生干擾,其作用機理主要是加速抗原物質的清除、對弱毒疫苗起中和作用、母源抗體對特異性抗原位點的“封閉”而阻止抗原位點與機體免疫相關細胞上的抗原受體結合等,從而導致免疫系統不能對抗原物質產生反應。
四、推薦免疫程序
因此,對于規模化豬場,在豬O型口蹄疫免疫中應重視母源抗體對疫苗的干擾作用,選擇合適的時機進行疫苗免疫。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免疫程序不合理、免疫的時機不當,對免疫的效果影響就大。如過早免疫接種,受母源抗體干擾,導致免疫失敗;過遲接種,會出現免疫空白期,易造成豬群發病。根據筆者的試驗和經驗,推薦以下免疫程序:
1、無母源抗體的豬:30日齡首免,60日齡加強;
2、有母源抗體的豬:60日齡左右首免,90日齡加強;
3、種豬:一年三次。母豬跟胎免疫最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