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網上搜索,對限制飼養的解釋是這樣的。
限制飼養是通過延遲性成熟期,使開產母雞產蛋整齊,蛋重增加,提高種蛋合格率和孵化率;提高產蛋量,使產蛋強度下降緩慢,降低產蛋期間死亡率;避免公雞過肥,可提高繁殖率等等。這樣的飼養技術稱之為限制飼養。
限制飼養有限量、限時和限質3種飼養方法。
限時即限制飼喂時間;限量就是限制日糧飼喂量;限質為破壞日糧營養的平衡,不限制喂量,即喂高纖維、低能量或低蛋白、高能量和低賴氨酸飼料。一般肉用育成雞采用隔日飼喂法;蛋用育成雞采用逐日限制和每周限喂法。開始限制飼喂的時間,肉用育成雞多在6周齡之前,蛋用一般在6-8周齡后開始。肉用型應控制在自由采食量的80%左右。
上面是相對于蛋雞的解釋。
對后備母豬來說,限制飼養的作用主要有兩點:一是防止后備母豬過肥,因為過肥的后備母豬不但影響正常的發情,而且懷孕后也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第二個作用是防止肢蹄病的發生,因母豬過肥則肢蹄承受的重量也大,限制飼養防止因肢蹄病而淘汰母豬。
通過上面的解釋,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限制飼養是有針對性的,是針對過肥的母豬來說的;如果母豬很瘦或膘情適中,那就沒有限制飼養的必要;如果對瘦弱的母豬一樣實行限制飼養,但不但無利,而且有害,因為營養不良的母豬是不會有好的繁殖性能的。
至于限制飼養的方法,我更贊成使用限質的方法;因為限質既限制了營養的攝入量,也不會影響胃腸道的容積;如果在生產上難以配制專門的后備母豬料的話,那可以考慮給需要限飼的后備母豬先限制數量,然后再單獨喂給青綠飼料,那么減少的是能量的攝入量,而同時也增加了粗纖維和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攝入量,更有利于后備母豬的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