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狂犬(PR)是嚴重危害豬群的主要傳染病之一,它能引起種豬繁殖障礙、仔豬呼吸道疾病及育肥豬生長減緩,還能引起感染豬的免疫抑制,造成廣泛而嚴重的后果。
1 從臨床認識偽狂犬的危害有很大的局限性
豬是在偽狂犬病毒(PRV)有效感染后仍能存活的唯一宿主,也是該病的主要侵害對象。豬的臨床癥狀嚴重程度與年齡、感染途徑、感染毒株的毒力及豬的免疫狀態有關。動物表現高熱和嚴重神經紊亂:顫抖、運動失調、眼球震顫、角弓反張和重癥癲癇樣痙攣。當豬大于2月齡時(生長育肥豬),以伴高熱和厭食的呼吸道癥狀為主,可出現從溫和到嚴重的呼吸道疾病癥狀:鼻炎伴發打噴嚏及流鼻涕,嚴重者能發展成肺炎。與此同時,細菌性繼發感染發生率增高。繼發感染加劇了感染豬的臨床疾病,一些感染豬群的發病率可達100%,但如果沒有明顯繼發感染時,發病率僅為1%~2%。成年種豬主要表現呼吸道疾病癥狀,妊娠母豬感染則可造成胎兒先天感染及死亡,造成流產、返情、產死胎和不孕等現象。種公豬睪丸腫脹,喪失育種能力。
2 當前流行病學的一些新特點
近年來,隨著免疫密度增大,PR感染后的臨床表現趨于平和,但這卻讓人們更容易忽視PR帶來的問題。但隨著2006年我國高致病性藍耳病的出現及大面積流行,豬群的PR流行發生了一些明顯的變化。免疫豬帶毒率呈升高趨勢、 感染豬的臨床表現趨于隱蔽、 流行毒株的分子特點有了明顯不同、豬群對疫苗的應答不敏感,保護持續期縮短、PR感染豬群的免疫抑制現象趨于嚴重。
3 有效控制偽狂犬的要點
PRV的一些生物學特性及疫苗的保護特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免疫預防行動,在很多情況下,接種疫苗并不能得到理想的免疫保護。以下幾個特點需要引起注意:
1)初次免疫豬不能得到完全保護。從過去國內外的研究已發現,僅接種一次疫苗的豬在受到攻擊性感染時,仍可從體內分離出病毒,少部分豬甚至出現臨床疾病癥狀。這是由病毒與免疫二者之間的關系決定的,只有通過多次接種疫苗提高免疫水平后才能建立絕對的免疫保護力。這提示在有感染壓力的豬群,對仔豬應至少接種兩次免疫。另外,由于母源免疫力的保護效果有限,應根據豬場的免疫和感染狀態,提出適合自己的最佳免疫方案。
2)滅活苗的保護效力低于弱毒苗。過去的研究已表明,滅活PR疫苗的保護效果不如弱毒疫苗。在存在感染壓力的情況下,使用滅活疫苗不能獲得好的效果,反而可能會延誤防疫時機。
3)感染豬可以長期帶毒。從群體防疫的角度來看,對于已感染豬,接種疫苗只起到減少排毒的作用。而豬場帶毒豬的長期存在是控制PRV最大的障礙。所以,比較科學的辦法是為種豬建立比較詳細的檔案,盡可能淘汰或加速淘汰帶毒種豬。結合合理使用疫苗,可望真正控制PR。
4)帶毒豬處于免疫低下時可再度出現活躍感染。不只是PR,其他傳染病也可能在群體免疫低下時再度復活。因而需要做好系統免疫,控制好豬瘟、PRRS和PR等幾種關鍵傳染病,保持群體健康的免疫狀態。
4 病原凈化
種豬和中大豬是目前偽狂犬病野毒潛伏感染的兩大主要帶毒群體。這種帶毒現象有以下與防疫有關的三個特點:1)病毒在神經節內潛伏感染而有效逃避免疫攻擊。2)帶毒豬能持久排毒,在豬群中不斷引起新的感染。3)由于病毒優先占位,繼后的疫苗毒無法通過占位形式淘汰野毒。
因而PR防疫必須相應注意:1)及時淘汰種群野毒陽性種豬,同時不再引進野毒陽性后備豬;為減少感染機率,仔豬斷奶后隔離飼養。2)不穩定場仔豬于3日齡內接種弱毒疫苗,并在以后加強免疫。即可通過競爭性占位來阻止野毒感染,也可調動免疫應答來抵抗感染。3)定期進行抗體監測,調整免疫程序,防止免疫空擋。
從豬群根除PRV,不論在國內外都有成功的經驗,也有成熟的技術可供使用。近年來由于多種疫病的干擾作用而出現反彈,因而控制PRV根除需要從多方面下手。第一,做好重大疫病尤其是藍耳病、豬瘟的防控的預防工作,避免豬只的免疫抑制。第二,正確使用偽狂犬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堅持持續科學免疫。第三,有計劃淘汰帶毒種豬。只要能切實做好上述三個方面的工作,控制本病是完全可以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