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喂水食。水食在豬胃腸道中停留時間短、排泄快、消耗熱能多,且消化液被沖淡,不利于消化吸收。正確的喂法是精料以料水比1:1拌勻后及時喂,青綠飼料單獨喂,圈內(nèi)應有自動飲水器或放置水槽,水槽內(nèi)應保持隨時有清潔飲水。
2,雜交豬做種。有的人認為雜交豬個大、體壯,留作種豬一定很好。殊不知雜交豬遺傳性能不穩(wěn)定,作種用后代會出現(xiàn)嚴重的性狀分離,飼料報酬低,生長速度慢,抗病力弱。
3,去勢防疫同步進行。不少養(yǎng)豬戶為圖省事,在給豬去勢時一并進行防疫注射,造成去勢傷口難以愈合及防疫效果降低。如果改在去勢10天~15天后再進行防疫,效果更好。
4,顆粒飼料加水喂。如果像使用粉料一樣將顆粒飼料加水拌成粥狀喂豬,會使顆粒飼料營養(yǎng)成分受到嚴重破壞。
5,糞便越黑飼料越好。人們所說的糞便黑只不過是飼料中的硫酸銅含量高所致,不能代表飼料的質(zhì)量。
6,吃奶仔豬不補料。仔豬單靠母乳,不能滿足其快速生長對營養(yǎng)的需要,仔豬在5日齡~10日齡就應進行吃料訓練,待母豬泌乳高峰期過后以吃飼料為主進行飼養(yǎng)。
7,仔豬斷奶過晚。很多人誤認為仔豬吃奶時間越長越好。其實母豬產(chǎn)后21天達到泌乳高峰,以后逐漸下降,同時,仔豬40日齡左右胃酸分泌機能、免疫器官免疫功能已基本完善,此時斷奶較合適。
8,仔豬出現(xiàn)拉稀時,只重視藥物治療,忽視綜合防治。大多數(shù)人只重視給拉稀仔豬對癥用藥,忽視環(huán)境、母豬等消毒及同窩仔豬治療。
9,豬喂得越大越好。不少農(nóng)民都喜歡喂大肥豬,殊不知肥豬超過90公斤后生長速度明顯減慢,且以沉積脂肪為主。一般育肥豬達到100公斤左右就要出欄或屠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