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種鵝產蛋量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遺傳因素、生理因素、種鵝的使用年限及體況健康程度、環境因素、飼料的質量及營養水平、疾病和應激等。在實際生產中,應該針對以上各種影響產蛋性能的因素,依實際情況分析、處理和解決生產上的所遇到的問題,做到科學飼養,以達到提高種鵝產蛋性。
1遺傳及生理因素
一般來說鵝的品種不同,遺傳基因也就不同,從而導致其產蛋性能也不同,品種的影響占一半的優勢。體型小的鵝產蛋量較大,體型大的產蛋量相對要少。可利用產蛋母鵝的品種優勢與體型較大的鵝雜交生產肉鵝,可以充分發揮繁殖性能,繁殖出更多的后代。母鵝的繁殖周期分為產蛋期、就巢期和恢復期。不同時期的母鵝腦垂體分泌的激素不同,在產蛋期可分泌促性腺素,可以直接刺激性腺的活動和產蛋活動。而且持續的產蛋水平可以使血液中的孕酮水平升高,孕酮水平可以促進垂體大量分泌催乳素,使黃體生成素降低,可導致母鵝停產并啟動應巢行為。
2.使用年限和健康程度
種鵝的使用年限對產蛋性能也有影響。種鵝在第一年的產蛋量低并且所產蛋重小,以后逐年增加,蛋重較大,等到第四年以后,產蛋量開始下降,蛋的品質也隨著下降。所以,當種鵝的使用年限超過四年以上,就應當淘汰。
種鵝的健康狀況直接影響著鵝的產蛋性能,體質較差的種鵝自身的正常生命活動都會受到影響,產蛋性能自然也受到影響。并且,當整個鵝群中鵝的體況均勻度太差時,也會造成種鵝開產的時間不一致,會出現產蛋高峰期延遲、產蛋高峰期持續時間短,甚至無高峰期的現象,影響了整個群體的產蛋性能。因此在種鵝的育雛期和育成期要進行合理的飼養管理,以保證鵝群的整齊度及鵝的健康。
3環境因素
溫度。鵝最適宜生活的溫度為10~20℃。種鵝的生活環境溫度可直接影響鵝的采食量,當溫度超過30℃時,影響鵝的食欲,有的還會停止采食,產蛋量有著明顯的下降,有的甚至停產。如果溫度過低,則會使種鵝攝入的營養大部分用來御寒,造成能量的浪費,如果增加飼喂量或提高飼料中的營養供給不及時,最終會導致產蛋量下降。
濕度。鵝舍內的濕度過高,會使舍內的有害病原微生物大量的滋生,使鵝群發病,并且高濕的環境下飼料容易發霉變質,過于干燥則會增加空氣中粉塵的含量,使鵝易患呼吸道疾病,影響鵝的生長發育及產蛋性能。
光照。光照時間和鵝的繁殖性能有著密切關系。長短光照周期性的變化可以刺激鵝季節性繁殖,光照的長短可影響種鵝繁殖的開始和停止。研究表明,采用短光照不僅能改變鵝的繁殖性能,而且在產蛋全期的平均產蛋量也有所增加。根據鵝的類型,有計劃的進行光照的控制,可以有效的提高產蛋量。
其他。鵝舍內的空氣質量和飼養密度等也同樣影響著鵝的產蛋性能。鵝舍內通風不到位,會使舍內的有害氣體超標,影響種鵝的心肺及胃腸、神經功能,使鵝的體質下降,生產性能也隨之下降。
4飼料質量和營養水平
當飼料原料出現問題的時候,如在貯存過程中出現霉變、被有毒有害物質污染等,或者營養成分比例搭配不均衡時,都會使鵝的采食量下降,使鵝攝入的營養不足,導致鵝營養不良,當食用發霉變質的飼料后,嚴重者會出現中毒現象,導致產蛋性能下降。當飼料中營養物質搭配不當,導致營養成分不全、含量不足或各營養物質間的比例失調時,公鵝的體況會下降,性欲低,使配種效果不理想;母鵝則會導致膘情下降,產蛋量減少,嚴重者可導致停產。在避免營養不足的同時還要避免營養水平攝入過高,如果營養水平超過了身體所需則會導致種鵝過肥,如果母鵝過肥,卵巢和輸卵管中會有大量脂肪沉積,影響卵細胞的排出以及受精。
日糧中營養成分的含量對鵝產蛋率的影響十分明顯,當蛋白質含量為14%~16%,能量為10.6~12.1MJ/kg,蛋氨酸為0.36%~0.45%,賴氨酸為0.64%時有利于種鵝產蛋。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E以及礦物質的添加則有利于縮短種鵝繁殖周期內的母鵝就巢,從而改善產蛋性能。
5疾病和應激
種鵝在產蛋期患各種疾病都會對產蛋性能造成影響,其中傳染性疾病的危害最大。近年來鵝養殖規模越來越大,由于養殖者防疫意識淡薄導致的疾病越來越多,而在治療過程中的不合理投藥也會對產蛋性能造成影響。
為了預防產蛋期疫病的發生,在產蛋前期就要做好免疫接種和驅蟲工作,平時保持鵝舍的環境衛生清潔,做好消毒工作是預防疫情發生的關鍵。做好種鵝平時的保健工作,可在飲水中和日糧中加入中草藥,以及可促進消化吸收的藥物,增強體質,預防疾病的發生。對已經發病的種鵝要及時隔離和治療,使其快速恢復健康,能夠正常發揮產蛋性能。
種鵝在產蛋期對各種應激表現的極為敏感,噪音、通風、冷熱、用藥、換料、停電、停水等都可使鵝發生應激反應,使鵝的生產性能發生變化,甚至會使鵝的死亡率增加。發生應激反應時鵝常表現為對某些微量元素的需求量增加,或者表現為相對缺乏,因此應當適當的補充鋅、碘、硒、錳等微量元素,通過補充微量元素可以減輕應激反應,而且在飲水中添加電解質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應激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