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斗是有角動物在自然界中競爭選擇的結果。通過角斗,可以較多地獲得飲水、食物,擁有更多的交配權,享受更好的居住環境等,從而使自己的群體不斷擴大,適應各種環境條件。但是在養殖條件下,羊只角斗會影響羊的休息、采食,受到角斗傷害甚至死亡,使繁殖性能、產絨性能、成活率受到不利影響,增加了飼養成本。因此,在生產中要盡可能避免或減少羊只角斗的發生。
種用公羊應單群飼養。按照年齡、用途、體質、體型等將種用公羊分成小群,每群的數量最多不要超過30只。受氣的公羊應與組群的公羊隔離飼養,有條件的養殖場,公羊應每只1小圈飼養,以保證公羊之間不發生角斗傷害,同時保證每只公羊按營養需求采食。
公羊圈舍之間進行不透明隔離。公羊之間互相隔離開以后,如果隔離物為金屬圍欄,公羊可以互相看到對方,也會發生角斗。這種角斗雖然公羊之間不能相互接觸,但是兩只公羊對金屬圍欄進行沖撞,常會沖斷金屬圍欄,對羊角、羊頭造成傷害并影響采食休息。當用不透明障礙物隔斷后,公羊之間因不能判斷對方所在的位置,角斗自然終止了。
試情和本交、采精的公羊與當天未使用的公羊進行隔離。公羊經過本交配種、試情、采精等,當放入原群后,會被其他公羊攻擊,因此應進行適當隔離,防止受到群體攻擊傷害。每年組群時將年齡、體型體格相近的羊組成。一群年齡、體型、體質相近的羊組成一群,既便于科學飼養,又可減少角斗傷害,大羊欺壓小羊的現象也會明顯減少。
新組群的羊只飼養密度要相對低一些。新組合的羊群,由于羊的數量、成員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群體位次關系需通過角斗重新確定。飼養密度過大,羊只角斗“戰敗”的一方因無躲避之處,常被“斗”成重傷或死亡。適當降低密度,可明顯減少傷病率,待羊群穩定后,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再增加體質強壯的羊只,這樣角斗就會局限于個別羊只,群體傷害較小。
對強勢個體羊去“角尖”。去“角尖”主要針對母羊,它對控制公羊角斗沒有效果。去“角尖”方法如下:挑出羊群中體壯、好斗個體,將角尖從根部方向鋸掉約2厘米~3厘米,可減輕角斗的傷害。對群體中的弱勢羊不能去“角尖”,否則弱勢羊在群體中更容易受到攻擊。
防止個別羊只與羊群中其他羊外表有明顯差別。例如,個別羊只梳完絨后,放入原群,而原群中大多數羊沒有梳絨,則梳完羊絨的羊只極易受到未梳絨羊只的圍攻,群體會把少數梳完羊絨的羊當作“另類”。
經常觀察、調整、隔離角斗羊只。在飼養管理過程中,飼養者應經常觀察羊只角斗行為,關注角斗羊只,仔細檢查羊體有無角斗傷害、傷害輕重、角斗發生的可能原因、角斗范圍等,發現角斗嚴重的個體,應設法調群或隔離,以減輕角斗的發生率和傷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