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鵝瘟是由小鵝瘟病毒引發的對4~20 日齡雛鵝有較大危害的急性高接觸性傳染病, 本病具有接觸性傳播速度快、 病程短促及死亡率高等傳染病的特點, 近幾年來隨著養鵝業的不斷發展, 小鵝瘟在很多地區呈現流行和傳播趨勢。 筆者進行了臨床診斷、 剖檢, 采集病料經實驗室進一步診斷,確診為急性小鵝瘟, 采取緊急治療,有效控制了疫情, 最大限制的控制和減少了疾病帶來的損失。 現將診療過程介紹如下。
1 發病情況
本病全年均有發生, 但多發于冬末春初, 主要侵害 3~20 日齡雛鵝。 鵝群發病常呈爆發流行, 傳播迅速, 高傳染率和死亡率。 在飼養管理差, 衛生環境差, 潮濕陰冷, 鵝齡小發病率較高, 1~4 日齡越大, 死亡率越低, 40齡以上鵝只, 未見發生本病。
2 臨床診斷
病雛鵝發病經過多呈急性發作,精神出現頹廢, 弓背縮頭, 被毛蓬亂,步履蹣跚不穩, 嚴重者倒地不能站立,并有 “吱吱” 叫聲發出。 飲欲增加,有食欲但不能正常采食。 有乳白色或黃白色的糞便排出, 糞便呈渾濁稀薄并伴有氣泡, 氣味惡臭。 失水消瘦現象迅速, 體重銳減。 鼻腔內有大量半透明狀分泌物, 患病鵝因鼻腔分泌物多影響呼吸而不停的甩頭。 大部分雛鵝在死亡前頭向背頸彎曲, 腳掌呈游泳狀抽搐, 張口喘氣并發出 “吱吱”慘叫聲。 病呈短一般 1~2d 內死亡, 死亡尸體僵直。
3 病理變化
剖檢可見病死雛鵝肝臟有輕微腫大, 部分死亡雛鵝肝臟顏色呈現土黃色, 有少數病死鵝膽囊比正常腫大。腦、 腎、 心等器官肉眼觀察無明顯病變, 氣管、 泄殖腔、 關節等部位無出血點, 胃腸無食物呈空虛, 肌胃角質層出現脫落, 腸道黏膜發生腫脹, 并有充血和出血現象, 黏膜部位被大量黏液覆蓋, 靠近卵黃囊的腸腔部位出現明顯腫大, 剪開腫大的腸管, 可見灰白色狀如絳蟲臘腸樣栓子, 長度約為 5~8cm, 剪開栓子, 內部為深褐色干燥的腸內容物, “栓子” 外層被覆質地脆弱和厚薄不一的纖維素性假膜,假膜表面有類似出血的斑塊。 心房擴張, 心壁松弛, 心肌晦暗無光澤, 呈蒼白色。 切片可見心肌纖維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變性、 顆粒變性以及肌纖維斷裂。 腦膜血管充血, 并呈點或片狀出血, 神經細胞變性, 血管周圍間隙淋巴細胞浸。
4 實驗室診斷
4.1 鏡檢
取心血涂片、 肝臟觸片, 美蘭染色鏡檢, 未見可疑致病菌。
4.2 抗血清保護實驗
用無菌法取病死雛鵝的肝、 脾、胰等組織研磨, 加滅菌生理鹽水作成懸液, 取上清液備用。 選健康雛鵝 4只, 分成實驗、 對照 2 組, 每組 2 只,實驗組肌注 2ml 小鵝瘟抗血清, 對照組不注射。 之后, 用制備好的上清液分別對 4 只雛鵝注射 0.5ml, 8min 后觀察, 對照組 2 只雛鵝精神萎頓、 低頭縮頸, 相繼抽搐死亡, 實驗組 2 只雛鵝存活。 結合發病特點、 臨床癥狀和剖檢病變, 確診為急性型小鵝瘟。
5 防控措施
5.1 消毒滅源
將假定健康雛鵝轉移到另一經過嚴格消毒過的圈舍飼喂, 并精心護理。消毒滅源, 對鵝舍、 飼養場地、 用具、周圍環境用 1: 600 的三氯異氰脲酸粉(大衛立康) 進行徹底消毒, 2 次/d(早、 晚各 1 次), 連用 5d, 對死鵝及其污染過的飼料等挖坑深埋。
5.2 特異性治療
用抗小鵝瘟抗血清肌注, 2ml/只,全群大腿肌肉注射。
5.3 補液治療
防止脫水和繼發感染, 飲水中加電解多維和氟派星等腸道抗菌藥物,連用 5d。 整個鵝群繼續飼喂廣譜抗生素, 以控制并發或繼發感冒。治療 3d 后, 病情得到控制, 除弱雛零星死亡外, 再無死亡現象, 7d 后,全群基本健康恢復, 采食正常。
6 討論
6.1 做好生物安全工作
對種蛋和孵化器具、 雛鵝及所用的設備都要嚴加清洗、 消毒。 嚴格控制引進來自疫區的種蛋和雛鵝。 另外最好從非疫區鵝群中引進種蛋, 不同地區種蛋和雛鵝不得混孵或混群, 以避免感染發生。
6.2 做好雛鵝免疫工作
對雛鵝注射抗小鵝瘟的血清進行免疫是防治該病的一項關鍵措施。 出殼 1~2d 的雛鵝, 每只皮下注射 0.5ml,保護率達 95%左右。 發病的雛鵝每只注射 0.5~1ml, 治愈率為 85%。
6.3 做好成年母鵝的免疫工作
利用弱毒疫苗, 甚至強毒疫苗給成年母鵝進行預防注射是預防本病最經濟而有效的方法, 近年來, 該病呈現流行趨勢, 但由于農戶養鵝量較少,故未引起足夠重視, 以致本病沒有得到及時確診。 隨著養鵝專業戶、 重點戶的日益增多和商品生產的不斷擴大,小鵝瘟給農戶造成的經濟損失也日趨嚴重。 因此, 必須引起有關方面的足夠重視, 盡快采取綜合性防制措施,控制本病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