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雞群的飼料報酬和健康狀況,觀察和計算采食量是日常不可忽視的一環。采食量的對照標準,一是種禽公司所提供的商品代雞飼養管理手冊中的日–周采食量變化參照表,二是養殖實踐中人們耳熟能詳的計算方法。
通常蛋雞的采食量是:
10日齡前的采食量=日齡+2,11日齡~20日齡的采食量=日齡+1,21日齡~50日齡的采食量=日齡相等,51日齡~150日齡的采食量=50+(日齡-50)÷2,150日齡以上:采食量=100~125克。一只蛋雞飼養500天所耗飼料大約是100~120斤。
也有這樣計算的:生長期(0~5月),平均每只雞每天消耗飼料約0.17斤,由此推算,每只雞每月消耗飼料約0.17×30=5.1斤,整個生長期(5個月)消耗飼料約5.1×5=25.5斤; 產蛋期(5~17月),平均每只雞每天消耗飼料約0.27斤,由此推算,每只雞每月消耗飼料約0.27×30=8.1斤,每只雞產蛋期(12個月)消耗飼料約8.1×12=97.2斤。 生長期和產蛋共消耗飼料約25.5+97.2=122.7斤。
肉雞的采食量是:
1~10日齡的 計算:1日齡是6克,以后每天依次增加4克。11~20日齡等于(日齡數-2)÷10×50,21~30日齡等于(日齡數-1)÷10×50。30~40日齡等于日齡數÷10×50。40日齡后每天按200克計算。一只快大型肉雞飼養45天所耗飼料大約是8~9斤。
也有這樣計算的: 1-10日齡:1日齡6克 每天加4克。11-20日齡:(日齡數-2)乘以5。 21-30日齡:(日齡數-1)乘以5. 31-40日齡:日齡數乘以5, 40日齡后每天200克。共計4915克左右。
在養殖實踐中,由于蛋雞飼料有自配料和成品料之別;肉雞1號料和2號料也有地方差異(實質是營養濃度差異)再加上品種、氣溫和浪費等因素,不同地區、不同公司有不同的參照耗料規定和實際耗料數。如,在一些地方,按采食對照表規定一只肉雞總共采食9.85斤,可實際需在10--12斤左右,其中雛雞采食1號料1.5--2斤,2號料5斤--6斤,三號料4--5斤。
對比起來,種禽公司提供的采食量參照表更精細,而實踐中的通常計算方法更便捷。一般的說,采食量沒有大變化——主要的是沒有減料變化,人們是容易掉以輕心的。而增料則被視為雞群健康的理所當然的事,似乎不是問題了。其實不然。
影響雞的采食量增減變化的主要原因是患病、飲水不足、高溫、低溫、轉群、免疫、飼料霉變、飼料適口性、飼料營養濃度等幾個方面。而飼料營養濃度的原因往往被忽略。筆者在此做一探討,以供業內同仁參考。
飼料營養濃度的組成是能量、蛋白、維生素、微量元素四項,此外還有一些臨時添加的補充成分。這四項組分的過量或不足及彼此間的配比平衡變化都會引起采食量的變化,有的雖不是直接變化,但也會演變為直觀的變化。
一般來說,采食量增加是能量、蛋白不足或質量差,采食量減少的是維生素和礦物質不足或質量差。
例如,去年12月份,河北唐縣一蛋雞場飼養的8千羽海蘭190余天蛋雞沒有產蛋高峰,而采食量卻是平均每雞2.8兩;筆者曾現場查看了飼料,該批料容重比較輕——一百斤的袋子滿滿鼓鼓的只有90余斤重;飼料中摻有不少粉碎的玉米芯和皮渣類物。顯然,這樣的飼料雖然便宜但能量組分——玉米肯定不足,能量相對減少,導致家禽靠加大采食來彌補能量攝入的不足,又加上在寒冷季節,因需消耗許多熱能,為維持體溫和代謝,雞只就只好動用蛋白質和脂肪來產熱,也就減少了蛋白與脂肪的體內貯存和轉化進而影響了產蛋高峰指標。所以,不要圖便宜而買次料。
此外,解決飼料能量不足的有效辦法之一是添加油脂。有的飼料配方里已經列入了油脂這一項,有的則沒有,沒有的也往往會做臨時添加(尤其夏季)。油脂有較高的能量價值,易被腸壁直接吸收其在體內轉化為體脂肪,比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要容易得多,且轉化效率也較高。油脂的適口性好,對于患病雞或正在康復歸轉雞可增加采食量,對于健康雞則可不增加采食甚至稍降低采食而保障足夠能量,提高增重率或產蛋率。添加油脂尤其是植物油脂,可減少因代謝而造成的體溫升高,這有助于提高雞的抗熱能力,緩解熱應激。
又如,筆者前些年曾在山西陽城某蛋雞場見到一養殖戶所用濃縮料中含有不少的黑石碴狀的土霉素渣和膠粒狀粉,還有單片的豆皮、糠皮,根本無豆香味,這種濃縮料配60%玉米,據說產蛋雞日采食要3兩左右。據了解,這類便宜的豆粕往往摻有米糠谷殼、色素、粘土,經高溫壓入少量豆粕,再以相對便宜的價格賣給一些養雞場自配料用。這樣的飼料能量不少而蛋白不足,雞只有靠多采食能量——碳水化合物來積累轉化足量的所需體脂和產蛋蛋白(玉米粗蛋白為8.5%)。而土霉素渣(又稱土霉素堿),是人用土霉素下角料,按預防量拌入料中只有輕微的預防消化道病作用——而且國家已明令禁用于畜禽生產。做蛋白質源也不妥,這種藥渣的蛋白化驗可達40%左右,但實際上,雞很難吸收利用。所以,自配料要保證蛋白質飼料來源的可靠。
又如,飼料中煙酸不足會引發煙酸缺乏癥(俗稱黑舌病),至采食下降。煙酸又稱維生素PP或尼克酸。飼料中色氨酸缺乏時,對煙酸的需要是會增多,就會至缺乏。筆者曾在河北滄州、河南安陽見到過此病例,主要表現為采食明顯下降,舌與口腔呈深紅色炎癥,有的舌尖變黑;有的出現腿腳皮膚鱗片狀,皮炎和產蛋率下降。煙酸在米糠、麥麩,花生餅及優質魚粉中豐富,缺乏時,可在飼料中增加這些成分即可。
還如,缺乏食鹽會致食欲不振、飼料轉化率低。現舉食鹽缺乏一例:
河北省清苑縣一雞場飼養的1萬羽羅曼粉260天蛋雞,去年9月出現癥狀,臨床表現為,雞群采食量下降,但精神良好,少數雞只雞冠發紫,糞便稀且尿酸鹽多,連續三天降蛋,未出現傷雞,產蛋率由90%開始下降。
初診疑似為大腸桿菌與非典型新城疫混感。
曾針對性用藥3天,隨后補飲克隆—30株6倍量飲水;雞群食欲仍不佳,,連續降蛋至60%。又以抗病毒藥與抗菌藥連用3天。但仍未見任何好轉,采食量仍未見增加,產蛋率已下降至32%。
后查明真相:本雞場系雇傭工人養雞,更換新工人后,自配料時由于疏忽大意未添加食鹽,這才是真正的降蛋原因。隨即在料中添加食鹽(7斤/噸料)。并加大了速補的添加量。半月后產蛋率呈回升趨勢,一個月后產蛋率已經恢復到90%。
此例告訴我們食鹽的缺乏可造成雞群因食欲不振而引起營養攝入不足,使雞的生產性能下降。
再如,夏季蛋雞日糧中添加碳酸氫鈉,這本不是標準的飼料原料組分,但在常用的玉米—豆粕型日糧中,加入碳酸氫鈉可以使日糧堿化,增加雞群的采食量,促進能量轉化,提高飼料利用率。其作用機理是碳酸氫鈉能中和胃酸,降低消化液的粘度并加強胃腸道的收縮,起到健胃、抑酸、增進食欲作用。
飼料營養濃度直接關系著雞的生產性能的發揮,而采食量又是很直觀的指標,在養雞生產中,當采食量發生變化時,在考慮諸多影響因素中應把營養濃度的因素加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