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戶王某飼養的400只106日齡七彩山雞發生一種以拉綠白色稀糞、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及死亡為主要特征;以心包炎、肝周炎、腸炎為主要病變的疾病。發病率為46%,死亡率為9%。經臨床檢查,病理剖檢及微生物學檢查診斷為雞的大腸桿菌病。經用硫酸新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硫酸安普霉素等藥物,治療3天后病情得到控制。現報道如下:
一、臨診癥狀。病山雞精神不振,縮頭,呆立,不愿走動,食欲減少或不食,嗜飲,嗉囊積液或積食,羽毛松亂無光澤,冠發紫,拉綠白色稀糞,泄殖腔周圍的羽毛被糞便污染,有的張口呼吸,鼻有分泌物,癥狀出現后2-5天死亡。
二、剖檢變化。剖檢15只病死山雞均見心包膜增厚,色黃,心包腔內有混濁的滲出物;肝脾腫大、質脆、色暗紫,肝表面被覆一層纖維素性白色薄膜;氣囊壁增厚混濁,色發黃;腎腫大,有結晶狀尿酸鹽沉積;直腸、泄殖腔有點、條狀出血;部分雞只腹腔有淡黃色滲出液,腹腔各器官表面有多量纖維蛋白。
三、實驗室診斷
1、涂片鏡檢,取剖檢雞心血涂片,經革蘭氏染色后鏡檢,可見到大量兩端鈍圓的革蘭氏陰性短小桿菌。
2、細菌培養。無菌操作取病死山雞的肝臟接種于普通瓊脂培養基中,經37℃24小時培養,瓊脂上長出灰白色、半透明、中等大小的菌落,染色鏡檢為革蘭氏陰性短小桿菌。
3、生化試驗。將分離獲得的菌體作生化試驗時結果如下:該菌能發酵麥芽糖、葡萄糖、乳糖、蔗糖,產氣產酸;不分解尿素,不產生硫化氫,M.R.試驗陽性,V-P試驗陰性,硝酸鹽試驗陽性。
四、藥敏試驗。用藥敏試紙片做12種藥物藥敏試驗。結果該菌對硫酸新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硫酸安普霉素、恩諾紗星高敏。
五、治療
1、在山雞飼料中拌入0.015%的硫酸新霉素,連用7天。
2、用40%硫酸安普霉素可溶性粉飲水(每升飲水含安普霉素500毫克),連用5天,對病重山雞每只肌注丁胺卡那霉素2萬國際單位,每天1次,連用3天。
3、更換墊料,消毒保潔,用1500倍的百毒殺帶雞進行徹底消毒,每天2次,直至疫情控制為止。
經上述治療,3天后病情得到控制,5天后山雞群趨于正常。
六、預防
1、改善飼養環境,消毒保潔。注意山雞舍的通風、干燥,防止過冷或過熱,降低飼養密度,勤換墊料,雞舍及運動場和用具交替使用百毒殺、菌毒敵消毒劑消毒,保證飲水清潔,減少山雞應激因素。
2、調整日糧結構,注重飼料品質。山雞飼料營養要全面,尤其要注意補充維生素A、E、C、微量元素和蛋白質,以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3、藥物預防。在飼養過程中,發現山雞疑為大腸桿菌感染時,或受到較大應激,可選擇敏感藥物進行階段性預防。臨床大腸桿菌敏感藥物有慶大霉素、先鋒V、丁胺卡那霉素、硫酸新霉素、各代次喹諾酮類藥物等。
4、接種疫苗。選用菌苗,最好是用當地發病雞群分離培養的菌株制成多價油乳劑滅活菌苗,并最多半年1次重復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