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傳染性法氏囊病是由傳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幼雞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發病率高達80%以上,病程短,通常在感染后的第3天開始死亡,4-7天死亡率達到高峰,死亡率一般在13%-50%,多發于3-6周齡雞。
一、病原
傳染性法氏囊病毒,核酸為雙股RNA型。病毒能抵抗56°C達3h,抵抗60°C達1.5h。該病毒對乙醚、氯仿有抵抗作用。0.5%氯胺10分鐘可殺死。
二、流行病學
1、易發日齡與品種:自然感染僅見于雞,一般侵害2~11周齡的雞,但多以3~6周齡的雞受害嚴重,白色來航雞種反應較強。
2、主要傳染源:病雞、帶毒雞為主要傳染源,其排出的糞便、污染的飼料、飲水等成為傳播媒介,易感雞通過接觸傳染。該病不僅能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傳染,還可通過種蛋傳染。
3、發病環境:飼養管理條件差,衛生不良,特別是雞舍事先未經徹底消毒之前就進雞,可促使本病的發生與流行。
三、臨床癥狀
主要特征是腹瀉、寒戰和法氏囊腫大或出血。病雞表現停食、停飲水,排黃色或白色帶泡沫稀糞;或黏液性下痢而使肛門周圍污染。病雞排米湯樣白色糞便。全身機能紊亂嚴重,羽毛松亂,弓背蹲狀,驅趕不動,呈倦怠姿勢。羽毛松亂,弓背蹲狀。病雞大群精神不振,翅膀下垂,羽毛蓬亂。病初有的雞自啄泄殖腔,病至末期完全虛脫,躺于地下,或用喙撐地而睡,致使泄殖腔上緣明顯突出。發病率為10%~30%,間或高至20%~100%,死亡率約為20%。飼養管理條件差、流行時雞的年齡愈小,則發病率與死亡率較高。
四、病理變化
最顯著的病變表現在法氏囊,法氏囊腫脹、充血或出血性壞死性發炎,其黏膜多呈彌漫性潮紅和出血性浸潤;有時帶微棕色,其上有干燥的出血癥、部分纖維蛋白性覆蓋物;病雞法氏囊(右)腫大、出血,外觀呈紫葡萄狀;法氏囊切面出血,表面有多量滲出物;法氏囊腫大,切面粘膜出血;腺胃與肌胃交界處有帶狀出血點;病雞腺胃與肌胃交界處有出血斑;胸肌和腿肌常有條狀出血;病雞胸肌和腿部肌肉有條狀或斑點狀出血;患腔上囊病的雞,腿部肌肉出血;腎臟蒼白腫大,尿酸鹽沉積。法氏囊顯著腫大,外膜出血,腎臟蒼白。
五、診斷
依據發病率高、臨床癥狀特征性病變及流行病學特點等,可對本病作出初步診斷。必要時可作病毒分離、培養、鑒定和血清學診斷。
六、發病原因
1 、變異毒株或亞型的存在
據報道,我國商品疫苗對新分離的IBDV變異株和超強毒株保護率只有10-70%,而超強毒株的毒力是標準株的2倍以上。有的雞場出現不免疫不發病、免疫反而暴發的現象。
IBD的發生與雞的體況密切相關,當雞體IBD抗體處于IBDV保護線時,雞只若受到各種應激反應,抵抗力下降時,環境中的IBDV就乘機入侵而暴發此病。
2 、養雞環境的嚴重污染
IBD病毒非常穩定,對環境的變化耐受性較強,一般消毒藥物不易將其殺死。因此,一旦養雞場受到IBD強毒污染,病毒可在較長時間內存在于養雞環境中,這些病毒除可以中和部分母源抗體外,可還在雛雞接種疫苗尚未產生免疫力前侵入雞體,使之發病。生產中,在首免或二免后發生此病,常與此有關。
3 、疫苗選擇不當
許多養殖戶進行IBD活疫苗免疫時往往由于選擇疫苗不當,過早使用毒力較強的IBD活疫苗免疫,引起免疫抑制,甚至誘發IBD發生。
4 、母源抗體的影響
雛雞雞群的母源抗體水平的高低是決定何時進行免疫的重要因素。在使用同一疫苗的前提下,母源抗體水平低時可以在日齡較小時成功進行疫苗接種;母源抗體水平高時早期免疫會受到母源抗體的干擾,推遲免疫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5 、操作失誤
如配制疫苗的水含氯及其它消毒劑,用金屬容器盛疫苗或水中含金屬離子過高,飲水前停水時間不夠或飲水槽不夠,致使雞不能喝夠足量的疫苗;配制好的疫苗水受到陽光直射或飲水時間延長等等因素都會降低活毒的數量,而影響免疫效果,造成免疫失敗。有些養殖戶(場)為了減輕勞動量,習慣采用飲水免疫方法進行雛雞的IBD免疫,由于受母源抗體的影響,結果使得免疫雞群產生抗體水平低且不均勻,造成發病。
七、預防
1 、嚴禁引進病雞
2 、合理使用疫苗進行預防。
目前我國常用疫苗有兩大類(活性苗和滅活苗)。活性苗有兩種:一是弱毒,二是中等毒力。弱毒苗一般可在3日齡進行免疫接種,滅活苗可在7-14日齡接種,種雞產蛋前用于加強免疫,對所產雛雞母體抗體有良好的提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