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筆者接診了一例蛋雞病例:雞群發病發生在從育雛室轉入大雞舍后的這個時間段內,主要癥狀以呼吸道為主,死亡率目前看來不是很高。該雞場的養殖戶反映已用了兩個療程的抗病毒藥和呼吸道藥,效果都不是很好,資料費用又高。因此,筆者將這一病例和自己的防控對策簡單闡釋一下,以供大家參考。
一、發病情況
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某蛋雞養殖場,存欄5800只,目前80日齡,已按常規免疫進行了免疫。
主訴:在60日齡,進行了轉群,三天后,雞群出現了個別雞咳嗽,甩鼻。因此,大群進行了抗病毒的中藥制劑拌料,同時投喂阿奇霉素和其他抗生素以防繼發大腸桿菌,用藥后仍然不見好轉,反而病情稍微加重;又持續換藥用一個療程,結果還是沒有太大改善。大群雞出現了呼吸道加重,打蔫,拉黃白綠色稀糞便,并逐漸開始出現傷亡,每天大約在5-6只。
二、臨床癥狀及病理變化
發病初期有個別雞咳嗽,甩鼻;一天后大群雞開始出現咳嗽,甩鼻,呼嚕,怪叫,眼結膜潮紅,眼角拉長,流淚,并有泡沫樣物,個別雞有吐水的現象(似新城疫),羽毛松爛,長勢緩慢,病雞精神萎靡,怕冷扎堆,采食量下降,拉黃白綠色稀糞便。
剖檢癥狀:解剖患病活雞,喉頭充血,出血,氣管環狀樣出血,氣管與支氣管交接處有泡沫樣滲出物;胸氣囊混濁;肺水腫,肺底部充血,出血;肝臟腫大,質脆,表面呈土黃色;腎臟腫大,嚴重的有花斑腎的出現;嗉囊內有白色假膜;腺胃乳頭出血;雞內金增厚;腺胃與肌胃交界處有潰瘍灶;胰臟邊緣出血或斑狀壞死灶;卵黃蒂下2-6厘米處腫脹并輕微出血;盲腸扁桃體處腫脹。
三、實驗室診斷
采取病雞的肝臟和氣囊進行藥敏試驗,高度敏感的藥物有大觀霉素、林克霉素、左旋氧氟沙星。
四、防制方案
(一)病因分析
第一,在轉群時,大雞舍的溫度低于育雛室的,轉進去后沒有及時的采取提溫措施,容易引起外感風寒。
第二,原料玉米受到輕度的污染,長期飼喂造成肝臟、腎臟受損,使雞群的解毒和代謝功能減弱。
第三,飲水線長期不清理。
根據臨床病理剖檢和實驗室實驗,初步診斷為風寒感冒和真菌混合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二)治療措施
飼料中按說明添加制霉菌素,同時飲水中添加保肝護腎的中藥,連用三天。之后,上午抗菌消炎藥進行飲水,下午用用名為雙黃連口服液的產品150千克水/瓶,并加用硫氰酸紅霉素可溶性粉的產品150千克水/瓶連用四天。
五、小結
近幾年,由于氣候因素,玉米在生長過程和晾曬過程中受到真菌的污染,或者是在存放時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還有飲水線漏水和長期不清理,使水線中污垢蓄積,加上常引用電解多維和藥物,逐漸形成了真菌生存的環境。
有很多技術員和養殖戶沒有充分地認識到真菌的危害,導致在發病時用了大量的抗病毒、抗菌藥物,卻無明顯的效果。
因此,在此建議大家:盡量采用無壞粒和霉變的飼料原料,防治水線漏水,并定期根據具體情況清理水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