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仔豬腹瀉的因素較多,總體上可分為兩大類:非傳染性因素和傳染性因素。前者如營養性因素、環境因素、應激因素和母乳因素等;后者多見于各種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腹瀉,如細菌性腹瀉、病毒性腹瀉和寄生蟲性腹瀉。通過做好豬舍環境衛生及嚴格執行標準的生產操作規程,大多數因素引起的腹瀉可以得到很好的防控。但病毒性腹瀉目前依然是困擾我國養豬業的重要疫病,是制約我國養豬業整體生產效率提升的重要疫病。本文著重就仔豬病毒性腹瀉的防控及流行特點和養殖業同仁做一交流介紹。
1 引起豬病毒性腹瀉的病原及流行特點
引起仔豬病毒性腹瀉的病毒,目前主要有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 TGEV)、豬流行性腹瀉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豬輪狀病毒(Porcine Rotavirus, PoRV)和最近新發現的豬丁型冠狀病毒(PorcineDeltacoronavirus, PDCoV)。自2011以來的流行病學數據顯示,引起我國仔豬病毒性腹瀉的病原主要為豬流行性腹瀉病毒,臨床檢出率持續維持在60%以上,豬場陽性率在70%以上;而傳染性胃腸炎病毒和豬輪狀病毒的臨床檢出率相對較低,臨床檢出率基本在10%以內。以筆者所在的檢測診斷室為例,臨床腹瀉樣品檢測結果顯示,TGEV和PoRV基本未檢測到,而豬丁型冠狀病毒則尚未檢測到。豬丁型冠狀病毒2014年首次報道于美國,之后我國學者的分子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在2013年保存的豬場病料中,檢測到了該病毒的存在,提示該病毒可能在更早的時間已經存在于我國豬場,但是由該病毒導致的仔豬腹瀉的臨床檢出率卻非常低。針對豬病毒性腹瀉,目前雖然有一些疫苗產品,但是在實際生產中的防控效果并不理想,病毒性腹瀉特別是豬流行性腹瀉病毒在豬場依然呈現很高的流行率。臨床表現來看,育肥豬和母豬較為敏感,但多呈一過性腹瀉,病程約7~10天,基本沒有死亡。日齡較小的豬群多因脫水導致較高的死亡率,平均死亡率在30%~60%,特別是5日齡內的仔豬,措施采取不當,死亡率可達100%,給生產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糞——口途徑是病毒性腹瀉的主要傳播途徑,糞便和糞便污染的器具、保溫墊、接生布、飼料等是重要的傳播媒介物。豬病毒性腹瀉病一旦暴發,因飼養員、技術員流動和接生器具的交叉使用會使該病快速擴散。仔豬發病后傳染性較強,12~24小時內會波及整個棟舍,早期會表現吐奶瓣,隨后發展為水樣腹瀉,最后出現嚴重的脫水而死亡。剖檢可見整個腸道壁變薄透明,有時腎臟可見針尖狀出血點(需與豬瘟鑒別診斷),抗生素治療基本無效。豬腹瀉病的流行無明顯的季節性,全年均可發生,但以秋末至春初(10月底至來年3月)發病率較高。疫病發生后的15~30天,生產會跌入谷底,一般本病的防控和生產的恢復需要4~5周的時間,有的可能會延續2個月之久。腹瀉病一旦侵入豬場,很難將其完全凈化,即使生物安全措施做的很完善,在疫病流行季節,依然會有較大的腹瀉病發生概率。這給養豬從業者和獸醫人員構成了很大的壓力和挑戰。
2 豬病毒性腹瀉的預防措施
目前來說,雖然有一些新研發的疫苗產品,但其臨床保護效果還有待于進一步接受市場檢驗。當前對于豬病毒性腹瀉病的防控,還是應立足于做好生產管理和生物安全環節,具體有以下幾方面需要注意:一是做好節律性生產工作,嚴格控制同一批分娩母豬的產程。豬場的生產是一個計劃性很強的工作,應盡量保持生產的均衡性,避免在疫病流行季節出現高比例的后備臨產母豬,避免某一時間段出現分娩母豬過多,棟舍不夠用或使用緊張的情況。同時通過合理使用前列腺烯醇鈉,使同批分娩的母豬盡量在4~5天以內分娩完畢;二是做好空舍消毒干燥工作,不建議盲目追求產床或欄位的利用率,應充分利用“全進全出”的生產方式,做好豬舍的清洗、消毒和干燥工作,這是最大限度清除病原、阻斷病原在不同批次豬群間傳播的很好機會;三是做好后備豬的馴化工作,可以選擇本場3~5胎齡健康淘汰的母豬與后備豬進行混養,如本場保存有腹瀉仔豬的病料,建議可以使用這些病料來返飼后備豬,使后備豬提前接觸病原,獲得一定的免疫記憶;四是減少分娩舍物品的交叉使用,同時對于每批次結束后的生產相關物品,應進行相應的消毒處理;五是應保證產房溫度適宜和產床干燥,“窩干食飽”是從業者在長期實踐中總結的仔豬飼養關鍵點。產房溫度控制在20~25℃之間,仔豬休息區應配置保溫燈,避免溫度驟變產生的應激;盡可能保持產床及保溫箱的干燥,應該使用帶有殺菌抑菌性質的接生粉或者環境改良劑,在仔豬出生時噴灑保溫箱,涂抹仔豬體表,可有效控制環境中的病原,減少仔豬熱量水分流失,提高仔豬的成活率和健康度。
3 病毒性腹瀉的控制措施
鑒于目前疫苗免疫保護的效果有限,多數發病場面臨邊免疫邊發病的問題。因此仔豬病毒性腹瀉需采取綜合性的控制措施,具體如下:
3.1 病原的診斷
對于疫病的控制,首先是第一時間對可能疫病進行確診,其次是采取針對性的應對措施。對于病毒性腹瀉,如果發現母豬或商品豬出現水樣腹瀉,就要特別關注產房仔豬的生產管理情況,如果發現仔豬吐奶瓣、腹瀉,短期內傳播迅速,就要第一時間采取腸道病料,送可靠的檢測機構進行疫病的確診。需診斷的病原:PEDV、TGEV、PDCoV,其他根據需要可以選擇的鑒別診斷項目包括PoRV、豬瘟病毒(CSFV)。
3.2 生物安全環節
包括劃分腹瀉區和非腹瀉區,嚴格禁止兩個區域間人員的交叉流動和物品的交叉使用。非腹瀉區物品的流入,如料槽、保溫墊、接生布、保溫箱蓋、結扎臍帶用的線等,都要經過有效的消毒方可進入分娩舍,不能用消毒液浸泡的,可用70%的酒精進行噴灑。每天對疫病流行區域的外圍進行兩次的區域消毒。堅持“全進全出”,豬舍進行徹底清洗消毒,盡可能長的延長豬舍的干燥時間。母豬上產房前,體表用清水沖洗干凈,并用合適的消毒液進行全身消毒。
3.3 疫苗免疫和返飼
在“自家組織苗”的制備和“返飼”的操作中,病料的采集至關重要,直接關系到“組織苗”和“返飼”的后續效果。建議收集5日齡內,腹瀉癥狀明顯的仔豬腸道(發病20~36小時的仔豬),最好當天送相關機構進行制備;如不能當天送,則應立即保存于-20℃的冰箱,發送時應使用冰袋保持全程低溫。因為5日齡內的腹瀉仔豬基本沒有治療價值,因此建議采集盡可能多的仔豬腸道病料進行凍存,以便將來用于對本場后備豬進行“馴化”。“自家組織苗”的制備一般需1周左右的時間,利用這一時間間隔,建議可以對母豬群進行“返飼”的操作。遵循“先小群試驗、后大群”的原則,返飼后觀察3天,如無異常現象,建議選擇妊娠104天以內的豬群和后備豬群進行大群返飼,7天內完成豬群的兩次返飼。返飼比例為1頭仔豬腸道可返飼10頭左右母豬。自家組織苗的免疫,建議采用母豬群普免的策略,首次免疫后間隔15天進行第二次免疫,完成兩次普免后間隔一個月開始執行跟胎免疫,即產前40天加產前20天,直至疫情得到控制。因為“自家組織苗”難于進行質量控制和抗原含量的評估,且涉及到病料采集、運輸、制作過程等多個環節,因此有的場可能會遇到“自家組織苗”控制效果不理想的問題,但是目前來說“返飼”結合“自家組織苗”依然是疫情發生后的首選控制方案。只不過在實際操作執行中應更注重細節,特別是病料的采集、保存、運輸,最后要選擇可靠的機構進行制作。
3.4 生產環節的調整
對于10日齡以上的仔豬,如果保育舍的條件較好,建議選擇提前斷奶,這樣不僅有利于腹瀉仔豬的康復,同時產房也得到了充足的消毒干燥時間,有助于盡可能的殺滅環境中的病毒。
3.5 對癥治療
比較激進的做法是5日齡的仔豬選擇“安樂死”,因為這部分仔豬是豬場病毒最重要的傳染源,且治療價值確實不大。但是這一做法很難被豬場養殖者所接受,通過灌服補液鹽或者腹腔補液,可以最大程度地挽回損失,但是需要付出很大的工作量。5日齡以上仔豬,以自由飲用補液鹽為主,主要成分有補液鹽、電解多維、葡萄糖等。需要注意的是,應始終保證料槽里補液鹽的新鮮度,每天更換兩次。保育育成豬也以對癥治療為主,同時可以使用硫酸粘桿菌素(100~150 ppm)或者氨芐西林鈉(200~300 ppm)等抗生素來控制細菌的繼發感染。
4 結語
豬病毒性腹瀉是當前引起養豬行業生產損失的非常重要的疫病,涉及的病原較多,疫苗防控效果不理想,邊免疫邊發病的情況較多見。在這種背景下,一方面我們期望研究院所、疫苗企業可以多做投入,盡快在研發策略和技術上取得突破,能夠生產出有效的經得起市場檢驗的疫苗產品,這將是養豬行業的福音;另一方面,養殖者應立足本場現狀,在生產管理方面、生物安全控制環節、環境控制方面多做工作和投入,提升豬場的整體管理水平,練好“內功”,這樣才能在獲得高的生產效率的情況下,將疫病風險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在這一輪新的豬價周期中獲得可觀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