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豬瘟
流行現狀:
當前豬瘟流行情況呈溫和型,其主要原因是豬瘟基因Ⅱ型已成為我國豬瘟流行的優勢毒株,而我國豬瘟兔化弱毒-C株屬于基因Ⅰ型,二者的相似性僅為88%左右。致使我國豬瘟病毒發生變異,這也是我國溫和型豬瘟不斷散發的重要原因。發病從育肥豬轉向繁殖母豬的隱性感染、潛伏性感染和仔豬經胎盤感染,也由于不合理免疫所致,有的表現癥狀很不典型,而又不斷地向外排毒、散毒,這些帶毒母豬往往被忽視,而成為最重要的傳染源。它們所產的仔豬也常出現胎盤感染,或者產生免疫耐受,如遇環境突變,母源抗體降低就會激發豬瘟發生。這也是目前一些規模性豬場、地方豬瘟自發傳染的主要原因。
農村有的豬場和豬群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儲存和操作不當,也可造成本病的發生。再就是妊娠期間,胎兒通過母體豬瘟病毒而發生先天感染:造成死胎;有的初生仔豬就是弱仔,死淘率高;更有甚者,因先天感染產生免疫耐受,既不表現臨床癥狀,但注射疫苗后也不產生免疫應答,給豬場預防該病帶來很大的難度。
病豬腹部皮膚點狀出血
腎臟表面有點狀出血,有腎溝回
防控方案:
根據本地區和豬場的現狀制定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免疫程序,豬病通執業獸醫師推薦免疫程序如下:
仔豬:(1)一般常規免疫:25-35日齡一免,60-70日齡二免;
(2)豬瘟壓力大可采用:0日齡超免,35日齡二免;70日齡三免。
種豬母豬:經產母豬產后3-4周免疫一次或普免每年3次;后備母豬,前期按仔豬免疫程序,配種前1-2個月免疫一次。種公豬每6個月免疫一次。
溫馨提示:
1、仔豬首免日齡不應千篇一律,應根據各個豬場母源抗體的消長規律制定。
2、母豬跟胎免疫的豬瘟抗體水平優于普免。
3、降低豬群藍耳病的帶毒量或減少藍耳病疫苗的用量和頻次,有利于提高豬群的豬瘟抗體水平。
4、對使用的疫苗實行定量監測,并定期對不同豬群進行豬瘟抗原和抗體監測,為調整優化豬瘟免疫程序提供參考依據。
二、豬流行性腹瀉
流行現狀:
從近幾年的臨床及生產實踐中可以發現,采用現有豬流行性腹瀉疫苗、合理調整免疫程序、適當增加免疫次數和免疫劑量、加強綜合管理,可以有效地防控當前的豬流行性腹瀉疫情。值得指出的是豬流行性腹瀉病毒的變異新毒株的出現和廣泛流行,從2010年底暴發,到接下來三年內疫情從蔓延到有所緩和,然后最近兩年有所反彈,預計未來豬流行性腹瀉將會繼續流行,同時不可避免會出現新毒株。
防控方案:
在飼養管理方面:應注重圈舍的消毒和產房的保溫工作,一旦圈舍內有發病豬只,應馬上隔離或淘汰。對于正在發病的豬場,對妊娠母豬可以肌注干擾素降低體內的病毒含量,同時對出生后的仔豬連續肌注治療劑量的干擾素,以建立被動保護屏障。強化豬場的生物安全,提高現有疫苗的免疫效力,提升母豬群的母源抗體水平是防控豬流行性腹瀉的重中之重。不恰當的、過度頻繁的返飼不可能控制流行性疾病,只會使疾病在場內反復發生,所以一定慎重考慮“返飼”。
在疫苗防疫方面:我們認為用現有的疫苗、合理調整免疫程序、適當增加免疫次數和免疫劑量、加強綜合管理,可以有效地防控目前的豬流行性腹瀉疫情。另外值得指出的是,經典疫苗株對流行株具有一定的交叉保護力。防疫過的豬場即使出現流行性腹瀉疫情,它們的發病嚴重程度和遭受的損失也會大大降低,而沒有免疫的豬場一旦暴發流行性腹瀉疫情,就會造成非常嚴重的經濟損失。
三、豬偽狂犬病
流行現狀:
豬偽狂犬病流行動態:我國豬場的偽狂犬病曾經長期流行,但隨著疫苗及相關防控措施的應用,該病逐漸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然而在前幾年,我國較多豬場自北向南陸續暴發豬偽狂犬病疫情,并且在這些出現疫情的豬場中,部分免疫豬場gE抗體陰性豬群的陽性率大幅攀升、短期內(半個月到一個月)由無增加到占比50%~90%以上的情況。大部分病例發生在免疫豬場,在實際生產中和相關研究所實驗研究中也發現了偽狂犬病毒變異,毒力返強的情況。我們建議一定要加強對本病的重視和綜合防控。
防控方案:
對于豬偽狂犬病的防控首先要做好的是加強飼養管理、引種隔離、消毒和免疫等綜合性防控措施。嚴抓引種管理,盡量從豬偽狂犬病陰性場引種,目的是切斷源頭感染。平時加強飼養管理,定期消毒。不在豬場飼養犬、貓以及家禽,同時做好滅鼠工作。
再者就是做好疫苗免疫。在豬場有偽狂犬野毒變異株流行的情況下,最好是選擇用流行毒株制備的疫苗。如暫時沒有新毒株疫苗,可選擇高病毒效價的疫苗,且要強化免疫。豬場在選擇疫苗種類及免疫程序時應該根據本場的實際情況來做出選擇。無論普通豬場還是出現超強毒的豬場,平時都應該做好gE抗體檢測,及時淘汰gE抗體陽性母豬。
近幾年來偽狂犬變異株開始流行,經典株疫苗對變異株的野毒保護力不足,需要調整免疫程序,因此推鑒如下的免疫程序:
仔豬:
1、1日齡滴鼻, 1頭份 ;
2、35天肌注, 2頭份 ;
3、70日齡加強一次 ,2頭份。
種豬、母豬:3-4次/年,免疫劑量2頭份。
四、豬鏈球菌病
急性敗血型
急性病例的病豬表現為精神沉郁,體溫升高達42℃,出現稽留熱,食欲不振,眼結膜潮紅,流淚,流漿液狀鼻液,呼吸急促,問有咳嗽,頸部、耳廓、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膚呈紫紅色,有出血點,出現跛行,病程稍長,多在3-5天內死亡。發病率一般為30%左右,死亡率可達80%。
皮膚敗血呈紫紅色、發紺,有出血點
腦膜炎型
多發生于哺乳仔豬和斷奶小豬,病初體溫升高至40.5-42.5℃,停食,便秘,有漿液性和黏性鼻液,會出現神經癥狀,表現為運動失調、盲目走動、轉圈、空嚼、磨牙、仰臥,后軀麻痹,側臥于地、四肢劃動,似游泳狀。急性型多在30-36h死亡。
亞急性或慢性型病程稍長,可堅持3-7天左右,逐漸消瘦衰竭死亡,或少見自行康復。
出現神經癥狀,后軀麻痹,側臥于地、四肢劃動,似游泳狀。
關節炎型
主要由前兩型轉來的,或者從發病起就表現為關節炎。病豬多見后肢關節腫脹、疼痛、跛行,不能站立,病程2~3周。
病豬多見后肢關節腫脹
治療
(1)隔離病豬,清除傳染源。
(2)對敗血癥型或腦膜炎型,應早期大劑量使用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可使用恩諾沙星0.2毫升+頭孢噻吩鈉10毫克或磺胺間甲氧嘧啶鈉0.2毫升/每公斤體重,每日肌注2次; 慶大霉素0.1—0.2毫升/每公斤體重,每日肌注2次;也可用乙酰環丙沙星治療,0.15—0.2毫升/每公斤體重,每日肌注2次,連用3天,能迅速改善癥狀 。
(3)在飼料添加阿莫西林300ppm +恩諾沙星200ppm +復合多維500 ppm,連用7天;或在飼料中添加磺胺二甲嘧啶鈉1000ppm +復合多維500 ppm,連用7天,均可有效控制豬鏈球菌病。
預防
免疫預防疫區使用豬鏈球菌病滅活疫苗(馬鏈球菌獸疫亞種+豬鏈球菌2型),預防C群馬鏈球菌獸疫亞種和R群豬鏈球菌2型感染引起的豬鏈球菌病,適用于斷奶仔豬和母豬。二次免疫后免疫期為6個月。
仔豬在21-28日齡首免,免疫后20-30日后按同劑量進行第2次免疫,仔豬每次接種2mL;母豬在產前45日首免,產前30日按同劑量進行第2次免疫,母豬每次接種3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