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豬在出生后1~3天內死亡率較高,主要原因就是對新生仔豬的護理存在一些誤區。其誤區主要有以下三點:
1.仔豬出生后立即從母豬后方用力扯斷臍帶,且捋回臍帶血。臍帶三根血管中兩根動脈流的是靜脈血,只有一根靜脈流的是動脈血,而靜脈血中含有較多的代謝廢物,擠入仔豬體內反而是一種損傷,且很容易造成仔豬拉稀。另外,從母豬后方用力拉出臍帶容易損傷子宮內膜,不僅加大了母豬的感染風險,而且延長了子宮的恢復時間。
2.未擦干仔豬體表液體,未及時保溫。很多豬場在仔豬出生后僅用麻袋或稻草簡單粗略地擦除了仔豬口鼻和身體上的黏液,但并未擦干。體表水分的蒸發會帶走大量熱量,而仔豬出生后抗寒能力極差,特別是在冬季對仔豬影響極大。在夏季,很多豬場會將保溫燈和保溫箱撤掉,認為夏季仔豬不需要額外保溫,從而導致很多仔豬在出生后的第二天開始拉稀。不論冬夏,仔豬都應及時做好保溫,防止腹瀉等發生。
3.仔豬未吃初乳,直接剪牙、斷尾。仔豬出生后缺乏先天性免疫力,如果在其吃初乳之前進行剪牙、斷尾等工作,不僅應激大,而且留下的創口也加大了感染的風險。因此,必須保證所有仔豬在出生后6小時內都吃飽一次初乳,24小時內至少吃到105克以上的初乳,因為母豬分娩3天后,母乳中的γ-球蛋白含量已降至非常低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