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國,特別是大型雞場,常使病禽生長緩慢,產蛋率下降,繼發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感染時可引起大批死亡,特別是雛禽,常造成嚴重損失。
潛伏期4~8天,依侵犯部位不同,分為皮膚型(又稱干燥型)、黏膜型(潮濕型)和混合型。
皮膚型常見于冠、肉髯、喙角、眼皮和耳球上,也可在腿腳、泄殖腔和翅內側形成一種特殊痘疹。病初皮膚出現細薄灰色麩皮樣覆蓋物,迅速長出結節呈黃灰色,表面不平干而硬。結節數目多時,可互相融合,產生大塊結痂,致使眼睛完全閉合。病雞出現精神萎糜,食欲不振,羽毛粗亂,生長緩慢停滯。病的后期在冠、肉髯等處形成黃豆大小的黑色痘疹結痂。
黏膜型:主要在口腔,咽喉和眼等黏膜表面及喉氣管黏膜表面出現痘斑,又稱白喉型。病初出現鼻炎癥狀,打噴嚏,流鼻液,氣喘,氣管有口羅音。初為漿液性,后轉為膿性分泌物。眼結膜發炎,先濕潤后流出帶細小泡沫的眼淚,逐漸出現眼瞼腫脹。隨著病情發展,眼中出現淡黃色濃稠的膿液,病雞眼部腫脹明顯,上下眼瞼粘在一起,引起角膜炎造成失明。鼻炎癥狀出現2一一3天后,在口腔、咽喉等處黏膜發生痘疹。初為圓形黃色斑點,逐漸擴散成大片沉著物,又稱假膜。隨后變厚而成棕色痂塊,凹凸不平,且有裂縫,痂塊不易剝離,強行撕脫則留下易出血的紅色表面。假膜深入喉部,可引起呼吸困難,其癥狀類似傳染性喉氣管炎,伸頸引口呼吸,甚至窒息死亡。
混合型:即患有皮膚型和黏膜型于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