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是羊痘高發季節,為減少養殖戶經濟損失,做好羊痘的疾病防治工作十分重要。
羊痘是急性熱性接觸性傳染病。主要通過呼吸道感染,也可通過損傷的皮膚或粘膜感染發病。氣候嚴寒、飼草缺乏和飼養管理不當等可促使羊發病或加重病情。
發病癥狀本病癥狀分典型和非典型兩種。癥狀典型的,潛伏期平均為6~8天,體溫升高至41℃~42℃,2~5天后在皮膚無毛或少毛部分,如唇、鼻、頰、四肢等處可見明顯的局灶性充血斑點,隨后在腹股溝、腋下和會陰等部位,甚至全身,出現紅斑,1~2天后形成丘疹,突出于皮膚表面。隨后丘疹增大,變成灰白或淡紅色隆起的結節。結節數天后形成水泡,水泡內的液體起初像淋巴液,后期變成膿性的形成膿皰。非典型的,僅表現輕微癥狀,不出現或出現少量痘疹,或痘疹呈現硬結狀,幾天內干燥脫落,不形成水泡和膿皰,呈良性。
預防措施加強飼養管理,做好冬春季節補飼工作,注意防寒。定期對羊群進行檢查,及時發現病羊,并進行隔離治療,無治療價值的做淘汰處理。羊舍和飼養用具定期應用堿性溶液或漂白粉進行消毒處理。羊痘多發地區,每年定期實施預防接種,對發病的羊群進行隔離飼養治療,未發病羊可用羊痘雞胚化弱毒疫苗進行緊急接種,不論羊只大小,每只一律注射0.5毫升,也可注射痊愈羊血清進行預防,大羊每只10毫升,小羊每只3~5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