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豬斷奶過程中的八個不
1.不換圈
斷奶時要將母豬趕出,將仔豬留在原圈飼養
別看都是養豬的,但未必知道豬斷奶有“七不”!
2.不混養
讓同窩仔豬在一起生活,盡量不與其他仔豬混群,以免發生咬架現象。
3.不換料
仔豬斷奶后第一周的飼料和哺乳期一樣,一周后再逐漸換成斷奶仔豬料,使仔豬有較長的適應過程。其間,飼料種類、營養水平都不要做太大的調整,并在飼料中添加一些維生素、礦物質。
4.不換人
剛斷奶時仔豬特別膽小,見了陌生人會嚇得四處亂跑。最好讓熟人飼喂。
5.不閹割
剛斷奶時閹割仔豬等于“雪上加霜”,仔豬食欲減退,傷口愈后緩慢。要等仔豬完全適應環境后才閹割。剛斷奶時也不要急著驅蟲,在斷奶一周后驅蟲較好。
6.不扎堆
天冷時斷奶仔豬失去母豬的溫暖便扎堆取暖,有時疊得很高,極易造成傷亡。此時要切實做好保溫工作,保持地面干燥,多鋪些松軟的墊草,并在夜間加喂一次熱食,夜里再驅趕豬走動兩三次,防止豬尿窩。
7.不粗料
斷奶后頭幾天仔豬的胃口不好,這時要少喂勤添,避免飼料浪費。斷奶第二周起控制投料量,喂八九成飽即可。飲水要勤換,欄圈要干凈。
8.不馬虎
斷奶后第一周要特別注意觀察仔豬的行為變化,看其吃食、飲水、排糞、呼吸睡眠等是否正常,發現異常要及時治療。
保育豬每頭需要多大面積?
我們經常看到資料上介紹,保育豬每頭需要的面積是0.3平方米;但在生產上,有時候平均不足0.3平方米,豬也很干凈衛生;有時候平均面積超過0.3平方米,但豬仍然很臟。
出現這個問題,是因為我們只是考慮了占地面積,但沒有考慮到有效面積。
不同飼養條年下,豬需要的面積是不同的;地面飼養,需要的面積要大些;而網上飼養,需要的面積要小得多;因為地面飼養的時候,糞尿要占據很大的面積,而網上飼養糞尿都漏到了下面,不會影響到豬的躺臥。
不同體重的豬需要的面積不同,小豬需要面積小,大豬需要的面積大;同樣是保育豬,剛入舍時的8公斤與轉出時的30公斤,體重差了三四倍,需要的面積還會一樣嗎?
有一些豬場,在剛轉入的時候,每個欄放的豬很多,留下不少的空欄;以后發現有病弱豬,將這些豬放到空欄里,給以更好的飼養條件,這些豬往往也能養好,甚至能趕上正常的豬群;這就合理地利用了豬舍的空間。
另外,到一定體重的時候,要及時將豬轉出;否同,同樣是保育豬,有效面積就不足了,就有可能引起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