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子宮內膜炎是由病原微生物侵入母豬子宮粘膜表層或深層引起的子宮黏膜的黏液性和膿性炎癥過程。母豬發生子宮內膜炎將導致子宮復舊時間延長、產后發情時間推遲。研究表明,發生子宮內膜炎母豬與正常母豬相比產后初配的天數和產后受孕天數相應的增加15.81天和30.67天。
在高溫季節,母豬子宮內膜炎還會導致母豬發熱、消瘦、泌乳量降低,甚至還可引起產后敗血癥導致母豬死亡,給養豬生產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母豬子宮內膜炎,防易于治,因此各豬場對待子宮內膜炎都已預防為主。但同樣是防控子宮內膜炎,不同豬場的結果卻截然不同,有的豬場反應場內子宮內膜炎防控很簡單,產后很少有子宮內膜炎發病豬;而有的豬場卻反應場內,子宮內膜炎發病率頗高,惡露不盡的情況高達70%,每年由于子宮內膜炎淘汰母豬占總淘汰母豬的60%以上。
為何同樣是子宮內膜炎,防控效果卻相差如此之大?
據我的經驗防控子宮炎的難易就在于兩個字:清宮。大家試想,為何規模化豬場母豬子宮內膜炎的發病率遠高于農村散養豬?原因不難找,規模化豬場的母豬,生活面積是1.8×2的定位欄,而散養豬的生活面積更大,散養豬的運動不會受到定位欄的限制,因此身體各項機能均優于規模化豬場母豬。
規模化豬場母豬缺乏運動,母豬到了產程后段陰道或者子宮收縮無力,甚至子宮內平滑肌松弛不收縮,宮內異物會長時間存在于子宮內,子宮口無法及時閉合,外面有害細菌就很容易侵入子宮內,導致子宮內膜炎的發生。散養母豬身體各項機能協調到位,產后子宮收縮有力,有利于子宮自凈功能的發揮,此時子宮口可及時閉合,有效防止有害細菌的侵襲。
因此防控子宮炎清宮是關鍵,只有將宮內異物及時排放干凈才是防控子宮炎的根本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