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養豬產業最大的挑戰來自于母豬場的管理效率和性能,直接關系到每頭母豬斷奶仔豬數。
生長育肥豬飼養目標
1)抓大場苗,更好養,少抓百家苗;
2)一般都是30斤以上的苗:上半年抓35斤以上苗(保溫),下半年抓30斤以上苗;
3)提供豬苗豬場會提供豬苗“已免疫苗”;
4)60斤以前自己養,密度大保溫,60斤以后飼養員養;
品種的選擇
目前較為理想的商品豬雜交模式:“杜長大”、“杜大長”,好的品種表現日增快、飼料報酬高,耗料少、抗病力強、縮短飼養時間、提早出欄、降低了飼養風險。
進豬前的準備
1、提前一周將欄舍清洗消毒(3次)
1)20%石灰乳或3%燒堿消毒(第三天沖洗);
2)酸性或鹵素類(第四天);
3)帶豬消毒(第七天),以后每周(半個月)消毒調換消毒藥。
2、檢查料槽、飲水器
1)鐵銹放出、凍結、堵塞?
2)槽位是否足夠?
3)水壓是否適中? 每10頭豬1個飲水器、高35-60厘米、水流量升1.5-2.0/分鐘;
4)水質要求:PH 5-8;每升水中的大腸桿菌數(個)<100,每升水中的細菌數(個)<105。
3、環境控制
夏秋季:防暑、降溫(防止高溫高濕)。屋頂噴水、風扇、水簾、遮陽網。
冬春季:防寒、保溫(通風換氣)。釘窗、卷簾。
外抓豬苗的挑選:抓豬最大的麻煩是來自最小的豬!
1)看豬的眼神是否光亮?(鼻炎)
2)看豬的皮毛?(體質)
3)看豬的呼吸?(喘氣)
4)看豬的糞便?(消化道)
環境(密度、溫度、濕度):
①豬各階段飼養密度:飼養密度過大、舍內擁擠,豬糞便多氨氣及有害氣體多,豬咬尾巴、咬耳朵,打架、甚至打死等現象。
②生長育肥舍溫、濕度控制
飼喂方法
1)外抓豬經過了運輸的應激、環境的改變、抵抗力下降;
2)添加電解多維、葡萄糖粉、VC、阿莫西林、痢菌凈等飲水,減緩應激和調理腸道;
3)一周內喂五成飽,不能喂得太飽,因豬的腸胃有個適應過程;
4)豬群健康穩定后,干喂法(有自由采食槽):將顆粒料投入自由采食槽中,任豬只采食。
日常管理
1、進豬后要保持圈舍干燥衛生,加強豬群調教:做好三定位,指(吃、拉、睡)可先在欄舍一個角落里用水淋濕,引導小豬的拉尿、拉糞;同時在料槽周圍散點料;發現有個別小豬在睡覺的地方拉糞要及時驅趕到排泄區。
2、衛生與消毒:每天清掃舍內走廊、床面和清除糞便2次;每周舍內及走廊用效消毒液帶豬噴霧消毒2次,人員出入豬舍必須經過門前消毒池。
3、驅蟲
1)寄生蟲對豬的影響:
①體內、外寄生蟲感染抵抗力下降,對細菌、病毒的易感性增加;
②幼蟲在體內移行造成肝臟及其他器官病變;
③體內感染容易引起下痢、采食少、增重慢、轉化率低;
④體外寄生蟲引起皮膚瘙癢,導致皮炎,生長受阻。
2)抗寄生蟲藥物的選擇:
①高效、廣譜:對體內、外寄生蟲,對成蟲、幼蟲、蟲卵等全部有效;
②低毒、安全:對豬的安全是不是敏感動物;
③適口性好:無味道粉劑,在用藥階段采食量不受影響;
④使用方便:最好是飼料中添加或噴灑;
⑤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成本低。如:通滅注射液、伊維菌素+芬苯達唑效果較好。
4、保健與免疫接種(僅供參考)
1)保?。?/p>
2)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