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保育過程因為關節炎型副豬或鏈球菌病侵襲,常常出現散發的病豬關節腫大,慢性跛行,很多病豬治愈后也往往成為僵豬,倘若沒有及時發現及時治療往往導致死亡!保育仔豬自身免疫系統尚未成熟,從母豬獲得抗體也逐漸喪失殆盡,此時正值免疫抗病能力青黃不接的時候,各種疾病乘虛而入。除了保育豬先天的條件不足,還有哪些因素導致關節炎型副豬和鏈球菌頻發呢?
眾所周知,即使是健豬鼻腔、咽喉等上呼吸道黏膜上也常有副豬和鏈球菌病菌的存在,副豬和鏈球菌本質上都是“環境誘發病”,那么誘發疾病的環境應激因素有哪些呢?
1.飼料突然變換、飼料供應不足。
2.斷奶分群咬架,頻繁轉群,調欄。
3.高密度飼養,通風不良,有害氣體長期刺激呼吸道粘膜。
4.天氣驟變,豬舍晝夜溫差過大。
5.刮傷,咬傷等外傷感染。
6.三點定位沒做好,豬舍環境衛生惡劣。
保育舍作為上接種豬段產房,下接生長育肥的階段。很多保育舍疾病的發生發展,其實在產房就埋下了禍根!
禍根一:剪牙斷尾操作不當,器械傷口消毒不到位!
禍根二:閹割去勢操作不當,器械傷口消毒不到位!
剪牙斷尾閹割術后處理不到位,破壞了皮膚,這個豬體最大的免疫器官!
禍根三:沒有做好調教教槽工作!
“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要做“上醫”不做疾病的救火員,就必須防微杜漸,從細節管理入手。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理念去進行養豬生產,杜絕以上的誘發因素出現,加上合理的消毒和防疫工作,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保育舍關節炎病例的出現!
對于已經發病的,我們采取以下治療措施:
個體治療:頭孢或青鏈霉素魚腥草稀釋(嚴重可加上地塞米松),再配合注射一針磺胺嘧啶,兩針分左右兩側分點注射。
群體防控:阿莫西林(雙頭孢)+替米考星+多維拌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