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豬偽狂犬病?
豬偽狂犬病是由豬偽狂犬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種接觸性傳染病。該病主要導致種豬的繁殖障礙和仔豬的神經癥狀、腹瀉和呼吸癥狀等,對中大豬危害較小。但自2011年起,我國多省豬場出現因偽狂犬病暴發而導致的嚴重流產以及生長育肥豬表現出典型神經癥狀而出現死亡的病例。新疫情暴發以來,國內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發現2011年后我國種豬群偽狂犬病毒gE抗體陽性率呈持續升高的走勢,個別地區種豬群偽狂犬病毒gE抗體陽性率超過70%,個別豬場種豬gE抗體陽性率甚至高達100%。新疫情的出現給養豬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也對豬偽狂犬病的防控與凈化提出了新的挑戰。
豬偽狂犬病的防控
針對當前我國的實際情況和生豬養殖規模化程度,使用疫苗免疫從根本上消除易感動物是更為經濟和有效的手段。針對豬偽狂犬病陰性豬場,在做好疫苗免疫和抗體監測的基礎上,配合常規消毒以及生物安全措施是防治豬場傳入豬偽狂犬病的核心點。在暴發偽狂犬病的豬場,使用基因工程疫苗緊急免疫可以顯著降低豬群群體發病率和死亡率,除此之外應在一定范圍內禁止豬群和人員的流動,對發病豬群以及可疑的污染場所、用具和建筑物進行大面積的消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偽狂犬病毒的擴散,減少經濟損失。
已有研究表明流行野毒感染非免疫仔豬后最高排毒劑量可以達到107TCID50,免疫BarthaK61疫苗可以將排毒量降低100倍,而使用國內毒株制備的疫苗可以將排毒量降低1000倍,因此在疫苗免疫上選擇國產具有更高的性價比。由于細胞免疫在在抵PRV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發病豬場使用弱毒活疫苗效果優于滅活疫苗。在疫苗接種方式上,最有效的接種方式是鼻內接種弱毒活疫苗。滴鼻免疫和肌肉注射免疫PRV抗體陰性的個體,其抗體產生規律和免疫保護力結果一致,但是用滴鼻免疫除了誘導豬體產生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外,還能誘導機體產生粘膜免疫。鼻腔粘膜誘導的粘膜中和抗體的存在,在豬偽狂犬病流行爆發時可以更有效的抑制RPV的復制和排毒過程。
使用基因工程活疫苗免疫是目前防控偽狂犬病毒最有效方法,但在臨床中應該對免疫的效果進行監測。同是新的變異株,有的豬場表現出嚴重的流產、仔豬和中大豬死亡,而有的豬場只出現gE抗體的快速轉陽而并未出現嚴重的臨床癥狀。這可能與豬場的免疫效果相關。因此應該根據豬場情況進行定期監測,根據現在的檢測數據,建議種豬每年檢測2次~3次,仔豬在32日齡~49日齡、70日齡~77日齡或更大日齡進行抗體檢測以確認免疫的有效性。
豬偽狂犬病凈化的途徑
豬偽狂犬病毒具有皰疹病毒的典型特征,該類病毒一旦感染或將終生潛伏在神經組織中,因此對于種豬場而言,要徹底清除該病。防控偽狂犬病毒最有效方法就是凈化偽狂犬病毒。
鑒于偽狂犬病毒感染后的終生帶毒特性,實行偽狂犬病的凈化的根本思路是通過合理的引進后備種豬,結合豬場的自然種豬淘汰,逐步實現豬群的群體低gE抗體陽性率,并在合理的時機通過全群檢測,一次性淘汰。
在開展偽狂犬病毒凈化前,一般都應對豬群進行抽樣檢測,抽樣原則是種公豬全部檢測、不同胎次種豬抽樣5%~10%進行gE抗體和gB抗體的檢測,通過抗體檢測的數據確定豬場的gE抗體陽性率,根據gE抗體陽性率確定豬場的具體凈化方案。在此應特別注意,偽狂犬的凈化前提是豬群偽狂犬病毒抗體陽性率的穩定,因此在偽狂犬病凈化時可以使用哨兵豬以確定豬群是否還存在豬群群體排毒的情況,如果出現哨兵豬的轉陽則建議在實行凈化前進行2次加強免疫,每次間隔1周。如果不采用哨兵豬的方案可以進行間隔30天,連續2次~3次的抽樣檢測,通過連續2次~3次的抗體檢測確定豬場偽狂犬病是否穩定。對于不穩定的豬場在采取連續2次加強免疫的基礎上盡可能的限制豬群流動和飼養人員流動,加強對可疑用具、建筑和環境的消毒從而使豬場恢復到偽狂犬病陽性率的穩定。
通過上述方案的實行,根據不同的gE抗體陽性率制定不同的檢測、淘汰和隔離方案。通常針對gE低陽性率豬場,一般建議gE抗體陽性率在10%左右的豬場,可以通過一次性的全群檢測確定gE抗體陽性豬,實現一次性淘汰從而實現豬群的一次性轉陰。針對更高陽性率的豬場,其根本策略是通過引入陰性后備母豬,伴隨著豬場自然的種豬淘汰逐步降低豬場陽性率,待豬場陽性率降低到10%左右或者能夠接受一次性淘汰時,實施全群檢測一次性淘汰gE抗體陽性豬群,已實現豬群的gE抗體轉陰。對于轉陰后的豬場,通過嚴格的生物安全措施維持豬群的持續陰性,定期進行免疫監測,根據監測數據適當調整免疫程序,保障免疫的有效性。
豬偽狂犬病凈化需要注意的問題
豬偽狂犬病一旦感染終生帶毒,因此對于感染因素導致的gE陽性豬群個體無論如何免疫均不能夠實現gE抗體的轉陰,因此對于單個個體而言轉陰是一個偽命題。通常gE抗體轉陰所指的是豬群群體gE抗體陽性率降低,而非由gE抗體陽性變為陰性。在臨床上應該根據豬的日齡區別對待gE陽性豬,感染因素所致的gE陽性無法轉陰,但對于仔豬而言其gE抗體通常來源于母乳,因此通過合理的免疫和生物安全措施,仔豬的gE母源抗體隨著日齡的增加在豬群偽狂犬病較為穩定的情況下,轉陰時間在42日齡~70日齡之間,其具體的轉陰時間取決于母源抗體的高低,但通常超過98日齡或接近該階段的gE陽性則多數源于后期的感染。
通過對臨床gE陽性種豬后代仔豬的抗體監測發現,gE抗體陽性的仔豬在合理的飼養管理和免疫條件下可以實現整個群體的gE抗體陰性。通過該數據可以發現,正常的分娩和哺乳應激不會刺激gE抗體陽性種豬排毒,因此在凈化過程中采取早期斷奶技術和二點飼養的方式,可以更快和更高效的凈化偽狂犬病。對于種豬場實行早期斷奶和二點飼養可以使gE陽性的仔豬抗體轉陰而作為后備種豬使用。
針對陰性豬群和gE陽性豬群應該實行不同的免疫方案,通常gE抗體陽性豬群具有更高的抗體水平,其母源抗體維持的時間也更長,因此該類種豬肌肉注射免疫的時間應該推后,通常第一次肌肉注射的免疫時間在70日齡~98日齡較為合理,而在此之間免疫可能因為較高滴度的母源抗體而造成機體不應答。但不同豬場gE抗體陽性率存在較大差異,針對不同的gE抗體陽性率很難兼顧整個群體,基于此在臨床上對于種豬可以實現更高密度的免疫而實現豬群的全覆蓋。針對gE抗體陽性豬群,可以實行0日齡~3日齡滴鼻免疫,然后在42日齡~49日齡、70日齡~77日齡和98日齡~105日齡實行三次肌肉注射免疫,種豬實行一年3次~4次的普免在偽狂犬病嚴重的豬場在此基礎上可以在普免的基礎上產前28天加強免疫一次。該類免疫程序在一些豬場實行后取得了理想的結果,但并不一定適用于所有豬場,因此不同豬場應該根據豬場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并進行抗體的監測已確定免疫的有效性才能從根本上清除易感豬群,從而減小因偽狂犬病導致的經濟損失,并在合適的時機消滅偽狂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