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母豬產仔數少的原因,有以下8點:
1、胎次:母豬第一胎窩產仔數通常最少,之后逐漸增多,在第3-5胎時達到最多,此后保持穩定,或緩慢減少。
2、遺傳因素:應將豬群中3-6胎的比例維持在45%以上的水平,平均胎次保持在大約2.5-3.0之間,這樣可以達到最佳繁殖性能。
3、排卵率和胚胎死亡率:排卵率決定了窩產仔數的上限。然而對排卵率進行的選育并不能增加窩產仔數,原因是隨著排卵率的增加,胚胎死亡率也會增加,二者的作用抵消了。胚胎死亡率的這種增加可能是因為子宮空間的限制,或每個胚胎供血量的限制而造成的。
4、營養因素:妊娠期母豬會優先將能量和營養供給胚胎發育,不過這部分養分的需要量很少。因此,在正常的商業條件下,妊娠期的營養水平不會影響到窩產仔數。
5、配種管理:配種選擇在母豬排卵前0-24小時(最佳為12小時)可得到最多的窩產仔數。為了根據排卵來確定配種時間,應搞清母豬和青年母豬的發情持續時間,應在70%發情期進行配種。
6、公豬效應:應選用多產的公豬,還要注意不能過度使用公豬。公豬的配種強度取決于生產需求和公豬的日齡。8-12月齡的年輕公豬每周可連續配種2-3次。成熟公豬每周可用到6次。環境溫度過高(高于30℃)會降低公豬受精率,緊接著影響窩產仔數。
7、管理:無論是自然交配還是人工授精,都要保證配種的品質。成群飼養的情況下,當組群的數量過大(多于20頭)時,會降低窩產仔數,尤其是青年母豬。不要在胚胎著床前轉移母豬(配種后的前28天之內)。
8、泌乳期長短:如果將泌乳期由18天縮短為12天,會對窩產仔數產生輕微的影響(0.06只/天)。泌乳期縮短的負面影響看起來可以通過提高飼料采食(大于5.6kg/天)來補償。泌乳期由18天增加到28天對窩產仔數沒有影響。
9、繁殖疾病:繁殖疾病會影響母豬的繁殖能力和窩產仔數。這方面的罪魁禍首通常是細小病毒病和豬繁殖與呼吸障礙綜合癥(PRRS)。這些疾病的病原可穿過胎盤感染胚胎,造成胚胎死亡。這種情況下木乃伊胎比例會升高,窩產仔數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