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花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Iaponica Thund.)、紅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山銀花 (Lonicera confusa DC.) 或毛花柱忍冬(Lonicera das-ystyla Rehd.)的花蕾。
一、金銀花的作用
抗菌、抗病毒作用 金銀花抗菌范圍較廣,對金葡菌、溶血型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等革蘭氏陽性菌有抑制作用;對志賀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霍亂狐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腦膜炎雙球菌等革蘭氏陰性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呼吸道病毒如流行性感冒病毒亞洲甲型、狐幾病毒有抑制作用,且能抑制和延緩其致細胞病變的作用。
解熱作用 對實驗性動物發(fā)熱模型有明顯的退熱作用。
消炎作用 對實驗性動物炎癥模型有明顯的消炎作用,既能抑制炎性滲出又能抑制炎性增生。并有促進白細胞吞噬的作用。金銀花能與膽固醇結(jié)合,減少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其所含鞣質(zhì)具有收斂作用,用于治療腸炎效果好。
其他作用 如異綠原酸可興奮大鼠、小鼠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分解物咖啡酸具有止血作用;綠原酸有利膽、促進胃腸蠕動、消化腺體分泌及過敏原樣作用,可治變態(tài)反應(yīng)。
二、在獸醫(yī)臨床上的應(yīng)用
解毒療瘡 配合蒲公英、土茯苓、梔子、連翹治療癰毒惡瘡。
乳癰舯痛 配合蒲公英、青皮、王不留行共為末,治豬乳癰效果較佳。
泄痢 配合白頭翁、苦參、白芍等治療胃腸濕熱泄痢。
呼吸道病 配合瓜蔞、石膏、杏仁、魚腥草等治療肺熱嘬咳,發(fā)熱,氣急,鼻翼煽動,鼻腔干,流粘涕。
透表泄熱、疏散風(fēng)熱 金銀花輕揚而性散,清熱解毒中兼有宣散作用,可用于外感風(fēng)熱或瘟病初期,常與連翹、荊芥、薄荷、桔梗、竹葉、淡豆豉、干草等同用,如銀翹散。若用于外感風(fēng)熱中期,可配合連翹、柴胡、黃芩等。
涼血止血 金銀花性寒苦甘,氣味芳香,既可清風(fēng)濕之熱,又可解血中之毒,花炒碳用于血痢便血。
熱毒血痢 常與白芍、黃芩、郁金等配伍。
三、典型病例
病例1 2005年3月37日重慶市榮昌縣吳家鎮(zhèn)大壩一組劉小軍家的一頭50千克體重的豬,體溫39.8℃,精神差,喜臥,皮溫不均,鼻端、耳尖及四肢末梢發(fā)涼,畏寒打顫,皮膚緊縮,鼻塞流涕。時有噴嚏、咳嗽,呼吸加快,病豬喜鉆草窩。眼角分泌物增多,食欲廢絕,便秘。用金銀花25克、黃芩20克、連翹15克、荊芥15克、柴胡15克、牛旁子10克、防風(fēng)15克、陳皮12克、干草10克煎三次混合均勻分次喂服,兩劑而愈。
病例2 2006年7月重慶市榮昌縣吳家鎮(zhèn)張某訴:一頭30千克重的豬,耳根、頭面及大腿內(nèi)側(cè)出現(xiàn)紅斑、丘疹或水皰,病豬不停地在墻壁、食槽等處擦癢,皮毛無光,消瘦。初步診斷為豬濕疹病,用金銀花30克、黃芩20克、苦參20克、尿適量,煎水擦洗患部,兩劑而愈。(作者:曹禮靜 吳嵐)
一、金銀花的作用
抗菌、抗病毒作用 金銀花抗菌范圍較廣,對金葡菌、溶血型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等革蘭氏陽性菌有抑制作用;對志賀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霍亂狐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腦膜炎雙球菌等革蘭氏陰性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呼吸道病毒如流行性感冒病毒亞洲甲型、狐幾病毒有抑制作用,且能抑制和延緩其致細胞病變的作用。
解熱作用 對實驗性動物發(fā)熱模型有明顯的退熱作用。
消炎作用 對實驗性動物炎癥模型有明顯的消炎作用,既能抑制炎性滲出又能抑制炎性增生。并有促進白細胞吞噬的作用。金銀花能與膽固醇結(jié)合,減少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其所含鞣質(zhì)具有收斂作用,用于治療腸炎效果好。
其他作用 如異綠原酸可興奮大鼠、小鼠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分解物咖啡酸具有止血作用;綠原酸有利膽、促進胃腸蠕動、消化腺體分泌及過敏原樣作用,可治變態(tài)反應(yīng)。
二、在獸醫(yī)臨床上的應(yīng)用
解毒療瘡 配合蒲公英、土茯苓、梔子、連翹治療癰毒惡瘡。
乳癰舯痛 配合蒲公英、青皮、王不留行共為末,治豬乳癰效果較佳。
泄痢 配合白頭翁、苦參、白芍等治療胃腸濕熱泄痢。
呼吸道病 配合瓜蔞、石膏、杏仁、魚腥草等治療肺熱嘬咳,發(fā)熱,氣急,鼻翼煽動,鼻腔干,流粘涕。
透表泄熱、疏散風(fēng)熱 金銀花輕揚而性散,清熱解毒中兼有宣散作用,可用于外感風(fēng)熱或瘟病初期,常與連翹、荊芥、薄荷、桔梗、竹葉、淡豆豉、干草等同用,如銀翹散。若用于外感風(fēng)熱中期,可配合連翹、柴胡、黃芩等。
涼血止血 金銀花性寒苦甘,氣味芳香,既可清風(fēng)濕之熱,又可解血中之毒,花炒碳用于血痢便血。
熱毒血痢 常與白芍、黃芩、郁金等配伍。
三、典型病例
病例1 2005年3月37日重慶市榮昌縣吳家鎮(zhèn)大壩一組劉小軍家的一頭50千克體重的豬,體溫39.8℃,精神差,喜臥,皮溫不均,鼻端、耳尖及四肢末梢發(fā)涼,畏寒打顫,皮膚緊縮,鼻塞流涕。時有噴嚏、咳嗽,呼吸加快,病豬喜鉆草窩。眼角分泌物增多,食欲廢絕,便秘。用金銀花25克、黃芩20克、連翹15克、荊芥15克、柴胡15克、牛旁子10克、防風(fēng)15克、陳皮12克、干草10克煎三次混合均勻分次喂服,兩劑而愈。
病例2 2006年7月重慶市榮昌縣吳家鎮(zhèn)張某訴:一頭30千克重的豬,耳根、頭面及大腿內(nèi)側(cè)出現(xiàn)紅斑、丘疹或水皰,病豬不停地在墻壁、食槽等處擦癢,皮毛無光,消瘦。初步診斷為豬濕疹病,用金銀花30克、黃芩20克、苦參20克、尿適量,煎水擦洗患部,兩劑而愈。(作者:曹禮靜 吳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