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一:豬耳朵發藍(紫)就一定是豬藍耳病
雖然有專業背景的技術工作者已經從豬只一出現耳朵發藍(紫)就判斷豬只患有豬藍耳病的誤區里走了出來,但相當程度的中小豬場從業者仍認為豬只耳朵發藍發紫與豬藍耳病有著必然聯系。實際情況卻是,能引起心肺功能障礙的疾病都可能引起豬只耳朵發藍發紫,不同類型肺炎造成肺泡交換氧氣的功能出現障礙,血液中氧氣含量大幅下降,二氧化碳含量急劇增高,血液顏色變暗,淤血充血的病變部位特別是耳部就容易表現出紫色藍色,同時一些疾病引起的心功能障礙使心臟泵血循環功能減退,血液循環受阻,在肢體末梢(耳緣、腹下等)出現淤血而呈現紫色。所以豬藍耳病是引起豬只耳朵發藍發紫原因之一,但它們之間的關系絕非必然。
誤區二:依靠單個豬只或靜態豬群檢測的抗體S/P值來判斷豬群的藍耳病感染狀態
由于商品化抗體檢測試劑盒的廣泛推廣與運用,使得在中國對藍耳病的診斷和監測主要依靠抗體檢測而非抗原本身的檢測來進行,毫無疑問系統的抗體檢測對田間豬藍耳病的控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但與此同時田間工作者對抗體檢測數據的解讀也存在著大量的誤區,比如說只要檢測血清S/P值大于2.5就判斷該豬只感染過藍耳病野毒或判定豬群藍耳病不穩定。豬群自身抵抗力的不同,單個豬只的個體差異性,疫苗毒株的不同都會引起豬只免疫或野毒感染后抗體的S/P值處于不同水平,單純依靠S/P值的大小就得出結論顯然是不科學的,要想利用S/P值來監測陽性豬群豬藍耳病感染狀態,必須利用統計學的方法對豬群進行系統的采樣,同時結合不同歷史階段抗體數據輔以豬群臨床狀態的分析才能得出科學的結論。當然隨著國內抗原診斷水平與國際的接軌,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對豬群系統的抗原檢測將更為流行。
誤區三:豬場根據本場豬藍耳病病毒ORF5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來選擇疫苗的毒株
由于豬藍耳病病毒本身基因組的復雜性,單靠ORF5基因片段的同源性分析是無法判斷疫苗毒株與野毒交叉保護性的,ORF5基因序列相似性越高并不意味一定交叉保護越好,疫苗的交叉保護力需要通過嚴格的攻毒保護試驗來鑒別。養豬發達國家對野毒ORF5基因測序主要應用在豬群內部毒株的變化動態的監控而非疫苗的選擇上,當然在豬藍耳病疫苗的選擇上,除了交叉保護力的因素,疫苗本身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同樣是重要指標。
誤區四:藥物本身可以抑制豬藍耳病病毒繁殖
雖然一些藥物在控制繼發細菌感染與間接提高豬群非特異性免疫力方面對豬群藍耳病的防控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能夠被科學共同體認可的對豬藍耳病病毒本身繁殖可以抑制的藥物至今仍未面世。雖然目前存在著一些對特定病毒有效藥物,但也僅限于應用在人類特定病毒性傳染病的控制上,且價格十分昂貴。通過全面的生物安全措施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接種疫苗獲得特異性免疫力,仍是控制動物和人類病毒性傳染病的不二法則。
誤區五:免疫了豬藍耳病疫苗的豬群就不會再發生豬藍耳病
對豬群免疫臨床驗證安全、有效、穩定的豬藍耳病疫苗,可以有效的降低豬藍耳病感染帶來的臨床癥狀,降低感染豬只排毒量,但由于豬藍耳病病毒持續性感染、易變異等特性,要想在陽性豬群徹底消除藍耳病的影響必須結合生物安全、豬群流動管理、后備豬隔離馴化等綜合防控方案進行系統防控,勃林格殷格翰動物保健引進的豬藍耳病控制五步法就是針對特定豬群進行的定制化藍耳病系統防控方案。
誤區六:在免疫豬群中豬藍耳病穩定后就可停掉豬藍耳病疫苗免疫
認識這個誤區首先要來認識豬群免疫豬藍耳病疫苗的兩個作用,因為豬藍耳病為持續性感染疾病,豬場一旦感染很難凈化,所以免疫豬藍耳病疫苗的第一個作用為:降低豬場內部野毒循環給豬群帶來的影響,第二個作用為:防止外部毒株侵入豬群帶來的影響。如果豬群持續免疫合格疫苗,內部循環野毒的載量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降低,豬群的豬藍耳病狀態也會逐步穩定,但如果此時停止疫苗免疫的話,在疫苗免疫力失去效力時,豬群由于生物安全漏洞而引入外部毒株,外部毒株就相當于侵入了一個無特異性免疫力豬群,這樣帶來的損失將不可估量,也許對于生物安全非常嚴格的豬場相對可行,但在中國絕大多數生物安全薄弱的豬場,這樣的做法萬萬不可取。如果按照同樣的邏輯推導,口蹄疫、豬瘟疫苗最應該停掉,顯然這是不符合中國豬場的現實情況的。
隨著移動互聯網與社交媒體的普及,我們的養豬從業者每天都會被大量的豬病防控信息所包圍,篩選科學的信息就顯得尤為重要與困難,以上關于豬藍耳病認識的常見誤區希望能對相關人士在篩選有用信息時起到相應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