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在蛋雞生長、生產過程中的作用和影響極大。科學、合理地補充光照不僅能促進蛋雞的正常發育,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而且還可延長產蛋時間,增加產蛋量,有利于提高蛋雞的養殖效益。反之,光照不當則會導致蛋雞發育不良,出現開產過早或延遲,不僅影響整個產蛋期的產蛋率和產蛋量,而且也會使蛋雞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給養殖者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筆者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現將密閉式蛋雞舍的光照控制技術介紹如下,供參考。
一、光照時間控制
1.育雛期(0~6周齡)。光照對雛雞的采食、飲水、運動、健康都很重要,但光照時間過長,雛雞會過早性成熟,影響以后的產蛋性能;若光照時間過短,則會影響雛雞的活動、采食,導致其發育遲緩。一般來說,雛雞出殼后的頭三天采取23小時光照、1小時黑暗,使其適應黑暗環境,避免萬一停電時引起驚慌;4日齡以后,每天減少30分鐘光照,至14日齡時光照時間減到18小時;從15日齡開始,每周減少2小時光照,至6周齡末光照時間減到10小時。
2.育成期(7~20周齡)。此期光照時間過長,會促使蛋雞過早性成熟;光照時間過短,則可導致蛋雞延遲性成熟,身體肥胖,開產時蛋重大,難產率和死亡率高,產蛋總量減少。因此,7~17周齡給予10小時的光照,從18周齡開始,每周增加1小時,至20周齡時增加到12小時。
3.產蛋期 (21周齡至淘汰)。增加產蛋期的光照時間,可以刺激蛋雞性激素的分泌而促進產蛋,但增加時間過長會導致雞蛋的破損率增加;相反,減少光照時間會抑制蛋雞性激素分泌而使產蛋減少。因此,產蛋期的光照時間宜采用漸增法,即從21周齡開始,每周增加30分鐘光照,至產蛋高峰期達到16小時,以后維持16小時光照,接近淘汰期時(約59周齡)每周再增加30分鐘光照,達到17小時為止。
二、光照強度控制
1.育雛期(0~6周齡)。此期光照過強,會影響雛雞的神經機能,引起啄羽、啄肛等惡癖;但光照過弱,又不便于雛雞采食和飲水。一般在前三天或前一周內光照強度可大些,采用20~25勒克斯(白熾燈泡每平方米0.16瓦的光照為1勒克斯);之后,隨著日齡的增加光照強度逐漸降低,6周齡末為5~10勒克斯即可。
2.育成期(7~20周齡)。此期光照過強,會使育成雞煩躁不安,出現啄癖、脫肛和神經質等;但光照過弱,會使育成雞的采食量下降、飲水減少,從而導致生長發育不良,延緩開產時間。育成期光照強度以5~10勒克斯為宜。
3.產蛋期(21周齡至淘汰)。
此期光照強度太大,不僅浪費電能,而且會使產蛋雞煩躁不安,造成神經質,易驚群,易發生斗毆、啄癖和脫肛;光照強度過弱,對產蛋雞起不到刺激的作用,影響產蛋量。一般產蛋期光照強度以10~20勒克斯為宜。
三、光照顏色選擇
雞下丘腦內含有視網膜外光受體,這種光受體對不同波長的光刺激反應不同。紅光對雛雞和育成雞的生長發育不利,會使其性成熟推遲,但對產蛋雞有益,可使產蛋雞趨于安靜、產蛋量增加、啄癖減少;綠光可以使雛雞的增重加快、使生長發育遲緩的育成雞性成熟提前,但會抑制產蛋雞產蛋,使其產蛋量下降;黃光雖能使產蛋雞的蛋重增加,但會導致育成雞性成熟延遲、產蛋雞啄癖發生率提高;藍光容易誘發啄癖、降低蛋雞的產蛋率和抗病能力。所以,在生產中應選用白熾燈或高效節能燈,這種光源的波長在500~625微米之間,它包括了紅、橙、黃、綠等各種波長的光,能滿足不同階段的蛋雞對光照的需要,且不會產生副作用。
四、小結
1.光照控制要與規范的飼養管理體系相配合,如要給予全價配合飼料和充足清潔的飲水,舍內環境要適宜,并采取綜合防疫措施,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2.光照控制要與實際生產相結合,要根據季節氣候、蛋雞品種、飼養管理條件等適當調整,對于平均體重低于或高于標準體重的蛋雞,應適當推遲或提前增加光照的時間。
3.有條件的養雞場(戶)可采用雞舍燈光控制器如DF—24型可編程序定時控制器來實現自動開、關燈,這樣既保證光照時間準確,又能促使光照強度穩定和有一個明暗逐漸過渡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