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敗血性傳染病,幾乎所有野生禽及家禽均可感染,根據致病性不同,可以分為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低致病性禽流感。自1994年報道首例H9N2病例以來,該病在我國已普遍存在,尤其是家禽比較密集的省份或地區。H9N2亞型禽流感屬于低致病性禽流感,但對養禽業的危害卻很大。不但造成蛋雞的產蛋量嚴重下降,還會使肉雞和青年雞的復合型呼吸道疾病和死亡率升高,還可引起機體免疫抑制,導致雞群生長緩慢,給養禽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本病一年四季均有流行,秋冬季節較為嚴重,各日齡雞群均易感。病禽或帶毒禽是主要的傳染源,可經污染的水源從糞—水—口途徑傳播,也可從已感染禽所產的蛋中分離出病毒,氣溶膠是其非常重要的傳播方式。感染發病后,雛雞主要表現為呼吸道癥狀;產蛋雞通常出現呼吸道癥狀,主要表現為采食量和產蛋下降;剖檢主要表現為氣管有黏液和喉頭氣管輕度出血,繼發或并發細菌感染,并可能形成支氣管干酪樣栓塞。
近年來H9N2臨床病例越來越復雜。當H9N2亞型禽流感呈典型流行時,傳播范圍廣且發病突然,感染率高;呈非典型流行時,通常不出現特征性的臨床癥狀,往往造成免疫抑制,如新城疫免疫失敗,產蛋率下降,細菌或支原體繼發感染等。
隨著H9N2亞型禽流感病毒的不斷進化,其傳染源愈來愈多,感染譜也逐漸擴大,不僅能感染禽類,也能感染豬、狗、貓甚至人等多種哺乳動物。近幾年我國人感染發病或死亡的病例不斷出現和增多,引起了公共衛生安全的重視。同時,H9N2亞型禽流感病毒可為高致病性H5N1、H7N9等亞型流感病毒的重組或變異提供內部骨架基因,引起更廣泛的威脅。
防控養殖場H9N2亞型禽流感,需采用綜合措施:
首先需加強飼養管理,注重生物安全。良好的飼養管理可增強機體的抵抗力。杜絕病原侵入雞群,做好定期按時消毒工作。此外需要做好糞便的處理工作,尤其是冬春季節。
其次要選擇對型疫苗,合理進行防疫。免疫接種是控制病毒性疾病發生的主要手段,在流行季節宜盡早免疫和多次免疫。選擇與流行毒株相匹配且質量可靠的疫苗,并結合本雞場的實際情況,例如母源抗體水平、疾病流行特點以及家禽種類等因素制定合理免疫程序,可以多次強化免疫以增強雞群的抵抗力,通過后續定期監測抗體的方式掌握雞群的抗體動態,據此優化免疫程序,使各個日齡段雞群均可產生并維持較高水平的抗體。商品肉雞可于7~10日齡左右采用新流或新支流等滅活苗進行免疫;飼養周期大于60天的黃羽肉雞,還需在首免后3~4周用新流或新支流加強免疫;種雞或蛋雞可選擇在10~20日齡左右進行初免,40日齡和開產前各加強免疫一次,開產后每4~5個月左右加強免疫一次。
最后要合理使用藥物,增強雞群體質。合理使用藥物的前提是準確判斷本病,而新城疫和H9亞型禽流感在臨床上發病較為相似,若判斷不準,會導致后期的治療及相應的防控措施效果不好。在病毒病易發季節,可使用抗病毒中藥,減少呼吸道和消化道病毒含量。并注重適當使用保護肝腎的中藥,提升機體抵抗感染和恢復健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