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定位欄的推廣使用,母豬的運動空間被極大壓縮,再加上養豬人追求仔豬的出生重,現在母豬分娩過程中難產的比例越來越高,遇到難產大部分養豬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上手掏,確實這種方法最快也最直接,可是掏產過后母豬的恢復時間更久,發生子宮炎癥的概率更大,若把這些影響考慮在內你還會把掏產作為解決母豬難產的第一方案嗎?
何為難產?
根據臨床經驗,母豬生產兩頭仔豬的間隔超過40分鐘,或母豬整個生產過程超過4個小時都可判定為這頭母豬發生了難產,在臨床上的出現以下三種情況之一的也可以判定為母豬發生產:
-
1、母豬躺著怒責很弱,甚至不怒則,自然無胎兒產出;
-
2、母豬用力怒責,但依然無胎兒產出;
-
3、母豬在前面幾頭正常分娩后,卡殼超過一個小時未分娩下一頭。
母豬如何助產?
-
1、不怒責或怒責微弱母豬。此時母豬屬于收縮無力型難產,養豬人可采用肌注激素(氯前列烯醇2毫升)的方法,提高子宮和陰道的收縮能力,來促進胎兒分娩。養豬人也可宮內灌注益母紅灌注液,通過益母草、紅花等中藥增強子宮收縮能力來促進胎兒分娩。
-
2、怒責,但不產仔母豬。此時多是由于胎兒胎位不正或胎兒過大導致的產道阻塞性難產。養豬人應按以下順序依次試驗,均不湊效再人工掏產:第一步,將母豬趕起來活動下再躺下,則母豬有可能順利生產。第二步,養豬人雙腳踩在母豬腹部,隨著母豬怒責的節奏按壓母豬腹部鼓起部位。第三步,養豬人使用輸精管插入母豬陰道中,隨母豬怒責前后抽動、第四步,若以上方法都不湊效,最后再嘗試掏產。
注意:掏產后的母豬要及時灌注子宮灌注液,肌注長效阿莫西林、恩諾沙星或土霉素等抗生素以預防子宮炎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