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豬斷奶過渡一直是我們養豬人所重視的一個問題,俗話說豬場三關“配種關、分娩關、斷奶關”,我們很多豬場小豬在斷奶后出現了各種問題,拉稀、消瘦等。這些問題給我們的豬場也造成了各種程度上面的損失。
斷奶仔豬腹瀉的原因:
1.環境變化 環境應激,如舍內的溫差超過10℃時,腹瀉率就會增加25~30。濕度過高,也會增加腹瀉的次數。
2.飼養方式不當 如過度限飼或過度飼喂都會引起饑餓性和多食性腹瀉。
3.消化機能不全 仔豬胃內由于胃酸不足,pH值升高,胃蛋白酶形成減少,對飼料中蛋白質的消化率降低,消化不完全的飼料和胃腸道pH值上升,都為腸內致病性大腸桿菌及有害病源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而乳酸菌的生長受到抑制,形成消化不良而發生腹瀉。
4.免疫力下降 由于母源抗體水平下降,而仔豬自身的免疫系統發育還不完全、再加上環境、飼料變化等一系列應的反應,使原來不健全的免疫系統有所降低。這樣仔豬對抗病的抵抗力就非常脆弱,致病性大腸桿菌和其他有害微生物就會很容易侵入,導致仔豬腹瀉的發生。
5.病毒性腹瀉 主要是傳染性胃腸炎、流行腹瀉和輪狀病毒感染。以嘔吐、水樣腹瀉和脫水為特征,糞便腥臭、混有氣泡、凝乳塊或未消化的飼料。10日齡以內的仔豬發病率和死亡率比較高,病死仔豬尸體明顯脫水,剖檢可見腸系膜充血,淋巴結腫脹,胃底黏膜輕度充血,腸內充滿白色或黃綠色液體。
6.寄生蟲性腹瀉 以球蟲、蛔蟲引起的腹瀉較為多見,發生于20日齡以上的豬只,一般呈慢性經過,通常伴有食欲不振、咳嗽、呼吸困難、貧血等癥狀,有的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或有體溫升高。病豬發育不良,衰竭死亡或成為“僵豬”。作初步的診斷。懷疑寄生蟲引起的,可收集糞便作病原培養或作蟲卵檢查。
斷奶仔豬腹瀉防控
1、及時教槽。促進仔豬胃腸道發育,解除仔豬牙床發癢,降低斷奶后吃料的應激。
2、搞好環境生,減少應激反應,創造有利于仔豬生長的環境。主要是做好防寒保暖、清潔生和消毒工作,防止細菌感染;斷奶仔豬進入保育舍前,要對保育舍內外進行徹底清掃、洗刷和消毒,殺滅細菌。
3、斷奶后5天~6天內要控制仔豬采食量,以喂7成~8成飽為宜,實行少喂多餐(一晝夜喂6次~8次),逐漸過渡到自由采食,不可過度限飼,也不可過度飼喂。投喂飼料量總的原則是在不發生營養性腹瀉的前提下,盡量讓仔豬多采食。
4、飼料中添加:防御1號+檸檬酸
斷奶過渡階段直接關系到小豬后期的健康狀況、日增長、料肉比,防御1號強力抗應激,恢復免疫力促進免疫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