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7屆養豬產業博覽會(廣州)上,獸醫病理學專家遇秀玲博士針對我國養豬業對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免疫預防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改進進行了講解。
發病早期臨床初診后及時取材送實驗室進行確診。最好選擇發病早期臨床有代表性的典型病例的瀕死豬進行大體剖檢,采取病毒檢出率高的靶組織(肺、扁桃、下頜或肺門淋巴結、血清等)送檢。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防控存在以下4個問題:
1.不重視生物安全措施的作用,在部分豬場存在從多個豬場引種或從同一個豬場不進行檢測年年引種的情況;
2.過分依賴疫苗免疫,過度使用活疫苗、一個豬場使用多個毒株的活疫苗(應在監測的基礎上,建立適宜于本場的免疫程序);
3.發生疫情后不確診,僅以臨床和剖檢所見為診斷依據采取緊急免疫措施,后續免疫程序更難制定;
4.只進行豬藍耳病免疫,不對免疫效果和免疫程序進行評價,也不考慮對其他免疫抑制因素(PCV2、霉菌及其毒素)的防范。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該如何防控:
1.重視飼養管理,強化生物安全,增強豬體免疫力;
2.豬藍耳病疫苗免疫可以降低豬群發病率,提高成活率和出欄率,但不能徹底解決PRRSV持續感染和隱性帶毒的問題。因此,就經典豬藍耳病而言,是否免疫,如何免疫可有多種選擇;
3.凈化和根除豬藍耳病是一個相當漫長的系統工程,需要經歷“活疫苗--滅活疫苗--免疫退出”三個階段才可能最終達到凈化和根除的目的;
4.依據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情形勢,在多數豬場有選擇的重點使用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苗免疫勢在必行。
不同情況下豬場針對藍耳病的免疫策略如下:
1.陰性豬場—不使用活疫苗;
2.穩定/活動豬場—科學、合理、規范地使用活疫苗;
3.不穩定/周邊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情壓力較大豬場—使用活疫苗,并在監測的基礎上,建立適宜于本場的免疫程序;
4.發生疫情豬場—盡量減少排毒豬的存在;
5.種公豬--休用期免疫,2-3周后恢復采精或配種;
6.堅持程序免疫(隨窩免疫),可有效降低豬群帶毒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