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多數豬場母豬的飼養規程都有一定的范圍,這就意味著日糧和飼養標準在各豬場間差別其實很大。然而,母豬飼養制度的基本目標都是一樣的。文中會解釋為什么飼料在某些特殊階段會上升和下降,以及與性能或生產目標的關系。各位讀者也可以與貴公司現有的母豬飼喂制度進行比較,并與主管一起討論其不同的地方。
母豬的飼養管理制度會影響一個豬場的生產和利潤。因此,了解其中的主要原理和實際的飼喂是很重要的,這有助于飼養員靈活運用。
首先要知道,我們現在使用的日糧是由營養專家在考慮現代營養原理和氣候等因素制訂的,例如原料種類,豬的類型,氣候和圈舍條件。同樣的,各個豬場的飼養標準也應是由營養專家結合管理經驗來確定的。目前在飼養和營養的某些方面,特別是后備母豬營養和飼養還是有爭議的。
其次要明白,后備母豬的飼養幾乎影響母豬生產的每一個方面,從受胎率、產仔數、仔豬初生重以及母豬的淘汰率和使用年限等等。豬場建立飼養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保證后備母豬進入繁殖群后能有一個比較長的生產期(至少五胎),并且保持健康,以最低的成本生產仔豬。
飼養管理制度
后備母豬和經產母豬飼養制度一定要解釋在某些特殊階段為什么要給予特定的飼喂量。應該了解到確定飼喂量只是一個引導,飼養過程中的每個階段與飼喂量改變的關系才是最重要的。俗話說“看膘投料”,就是要保證妊娠期到90天時絕大多數母豬處于合適的三分膘情。
首次配種前的后備母豬:
現代基因改良對減少脂肪和提高飼料利用率方面已取得突破性進展,這將意味著低脂肪的后備母豬和經產母豬更易受到營養和飼料的影響。因此,后備母豬和經產母豬在飼養到第3胎時,其目標是減少母豬的背膘損失并能提高產仔數。
后備母豬首次配種前飼養的主要目的是在配種時達到適宜的體重和背膘厚。現在普遍認為,后備母豬在體重130-140Kg,背膘16-18mm時配種是最合適的。后備母豬在體重低于130Kg時絕對不能交配。因為從遺傳對背膘的減少來看,現在更趨向于延后交配,即后備母豬在發情第3次配種比第2次好,這使得后備母豬需要更多的脂肪儲備、提高產仔數、延長使用年限。歐洲的后備母豬,往往是在100Kg左右,背膘11-15mm時從種豬場出售,一般經過7-8周的場內馴化適應,使其在配種時達到需要的體重和背膘厚。
后備母豬的性成熟要注意。研究表明,育成階段的飼養對其影響較小。后備母豬在選種前一直實行自由采食。如果可能,每個料糟可以加滿,也可大約飼喂3Kg或根據食欲來飼喂。后備母豬應依據公司的制度使用后備日糧。這些日糧能量高,但蛋白質水平低,可用于增加背膘厚而不是肌肉生長。
飼養水平會影響第一次發情及以后發情的排卵。因此,經產母豬的排卵數不是影響產仔數的限制因素。后備母豬的排卵數多,產仔數才會多。
催情補飼是指后備母豬配種前10-14天增加飼料量,從而獲得最大的排卵數。通常在配種前10-14天,可通過自由采食來實現催情補飼,或制度安排在第2次發情后將飼喂量降低到2.5Kg,然后在第3次發情前的14天起自由采食直到配種。這需要現場有詳細的后備母豬發情記錄作為支撐。
1.斷奶到配種:
哺乳期的母豬應當以極高的飼喂量來最大限度地泌乳和最小限度地減少體重和背膘厚。當仔豬斷奶時,吮吸刺激的停止和乳房壓力增加會導致泌乳停止。體內激素的改變會導致母豬發情,這個階段增加飼料量將會加速干乳,幫助減少斷奶到配種的間隔,增加排卵數和受胎率。
對斷奶母豬其斷奶到配種間隔應保持最小,95%的母豬應在斷奶后7天內發情配種(最少為90%,理想的為95%),因此,所有斷奶母豬的飼喂應盡可能地接近其食欲。第一胎斷奶的母豬每天在2.7-3.0kg的范圍,經產母豬可以加到4.0-4.5kg。在群養的圈欄應使用自由采食料槽來達到這個目的,并能應付食欲的變化。
青年母豬斷奶到配種的間隔會比老母豬長,可以通過提高配種前養分的攝入來縮短斷奶至配種間隔(如果是分胎次饅頭,可以配制專門的青年母豬飼料)。一些試驗表明,頭胎母豬飼喂生長豬日糧或飼喂全脂大豆或添加魚粉的高品質日糧會產生積極影響。
2.配種到懷孕21天:
關于懷孕早期的飼料水平會影響胚胎的存活率是過去爭論的焦點。這段時期的飼喂會對胚胎植入子宮壁上起決定性作用。胚胎著床失敗是受精卵和產仔數間潛在損失的重要原因。一些研究表明,低飼料量水平(后備母豬大約1.8kg,經產母豬2.1kg)能有效提高胚胎存活率。
多數研究表明:授精后4天內的飼喂很重要。如果母豬仍保持良好的體況,即2.5-3.0分時,這段時期的飼喂方法是減少飼喂量至妊娠21天。但對體況差的母豬,應提高飼料水平。現場建議體況評分為2分時每天飼喂2.8kg。體況評分為1很時每天飼喂3.4kg,這樣持續60天到第二次體況評分,可以保證那些較瘦的母豬獲得體況恢復,在分娩時達到所需要的體況。
3.懷孕22天-90天:
這段妊娠期的目的,是通過調整飼喂水平來保證母豬分娩時有合適的體況。在懷孕的最后3天,胎兒的生長速度才下降,大多數母豬仍保持原來的采食量來增加肌肉和背膘的生長,因此對大多數母豬來說,可能很小的飼料水平的改變都會對體況產生較大的影響。青年母豬在3-4胎前仍需要部分飼料來保持生長,一些豬場采食量是根據胎次來確定的。為了使經產母豬和后備母豬保持良好的體況,制度規定的飼喂量為后備母豬2.1kg,經產母豬2.3kg.
為保證母豬分娩時都達到標準的體況,體況評分應在妊娠期持續進行,并以此為依據調整飼喂水平,體況評分進行兩次,即在妊娠28-35天和63-70天。除非后備母豬生病體重下降,很少有后備母豬需要增加飼料來達到種用體況。然而,如果有些豬的評分僅為1-2分就需要額外的飼料,母豬的評分為2時的飼喂量為2.8kg/天,評分為1分的飼喂量為3.4kg/天。懷孕中期80%的母豬評分應為2.5-3.0。
21 -- 100天懷孕母豬的目標采食量
4.懷孕91-110天:
在懷孕的最后三周,胎兒生長速度很快,這階段的營養需要增加。研究表明,如果沒有額外添加飼料,母豬背膘和蛋白質的儲存會代謝掉以彌補能量的不足。飼養制度建議的飼喂水平為后備母豬2.8kg/天,經產母豬3kg/天。一些實驗同樣表明這個制度也會提高仔豬初生重。另一項研究表明,增加仔豬肝中的能量儲存會提高仔豬的成活率。綜合起來,這段時期提高飼喂量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5.妊娠111天到分娩:
大多數豬場,后備母豬或經產母豬在妊娠111天時已經轉到產房。這段時期應按操作規程來處理。當然生產上可能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后備母豬或經產母豬110天仍然在妊娠舍,其日糧必須減少到1.8kg/天,因為如果繼續保持2.8-3.0kg/天的飼料水平會導致死胎數增加。
正常體況下的母豬投料圖
6.分娩至斷奶。
分娩前2天根據母豬膘情適當降低采食量(產前減料)日喂2Kg,可減少產后便秘、預防子宮炎、乳房炎、產后無乳綜合癥的發生,提高哺乳期采食量。分娩當天不喂料,僅使用麩皮湯加鹽。產后第二天開始逐步增加母豬采食量,直至自由采食。哺乳母豬采食量的計算:
仔豬斷奶重對商品豬一生的生長性能有著明顯的相關。研究表明,斷奶體重多 1kg,出欄時間可以縮短大約8~10天,飼料效率提高3%~5%,因此,相同日齡仔豬的斷奶體重越大越好,大多數的豬場,仔豬25天平均斷奶重能夠達到8kg就已經不錯了。想要提高生產成績,按照能量守恒定律,母豬平均每天采食多少飼料才能讓仔豬25天斷奶重達9kg?下述算法,僅供參考。
每窩11頭斷奶仔豬,25天每頭斷奶重9kg的生產性能。以初生仔豬體重1.5kg計算,哺乳期仔豬總增重為:11×(9- 1.5)= 82.5kg。這些增重的營養來源有乳汁(飼料轉化及體重消耗)和教槽料。按照每頭采食600g質量優良的教槽料,可以帶來大約600g/頭的體重增加;剩下的75.9 kg 增重(82.5 – 11×0.6 = 75.9),則全部來源于母乳。
研究表明,每千克母乳大約含200g干物質(55g粗蛋白,50g乳糖,80g脂肪,5.4MJ/KgME)。仔豬每增重1kg大約需要22MJ的ME,母乳中蛋白的氨基酸組成十分平衡,那么仔豬每增重1kg大約需要4kg母乳(22/5.4=4)。共需要331.2kg母乳(75.9×4 =303.6)。
一頭200kg重的母豬,哺乳期體重消耗10%,即20kg。按照每消耗1kg體重產乳2kg,可產乳40kg。剩下263.6kg母乳(303.6 – 40 = 263.6),則全部來源母豬采食的飼料。
哺乳母豬的典型日糧是谷物和植物蛋白組成,每千克約含14MJ的代謝能。飼料能量轉化為乳能量的效率大約為70%,這意味著母豬每攝入1kg飼料就能生產相當于9.8MJME的乳。即母豬除了用于維持需要外,每消耗1kg飼料就能產生大約1.8kg的乳(9.8/5.4=1.8)。共需要飼料大約為146.44kg(263.6/1.8 = 146.44),平均每天需要5.86kg(146.44/25=5.86)飼料用來泌乳。母豬每天的維持需要量大約為母豬體重的1%,一頭200kg重的母豬,每天大概需要2kg飼料用于維持。
綜上所述,一頭200kg重的母豬,帶11頭仔豬,要達到25天平均斷奶重9kg的生產水平,母豬哺乳期掉膘20kg以內,每頭仔豬采食600g教槽料,則母豬的平均日采食量需要達到7.86kg(2 + 5.86 = 7.86)。也可以簡化為公式:哺乳母豬喂料量=2Kg+ n x0.613,n為斷奶仔豬數。
因此,請采取一切措施盡可能提高母豬哺乳期的采食量,讓母豬平均日采食量達到7.8kg以上,以達到您期望的仔豬斷奶重。
影響飼料水平的其他因素:
豬的品種或品系:不同類型豬(基因型)的背膘和食欲會有所不同。例如雜交的杜洛克品種會比其他品種的食欲旺盛。一些種豬場會提供適合其純種豬只的營養指標和推薦的飼料水平,每個豬場也可作小的調整。
胎次:前面提到過母豬的生長要持續到3-4胎。這很易與現代飼養系統聯系起來,如群飼母豬的電子飼喂,其日糧的差異會很小,但多數豬場不具備設備條件難以應用于實踐。生產現場根據定期體況評分來調整日糧水平可達到同樣的目的。同樣地,青年母豬維持所需養分比老母豬要低,因此如果對各胎次的母豬都飼喂等量的飼料,青年母豬就會獲得更多的飼料用于生長。
歐洲豬場周圍配套種的是果園
環境:環境也是影響飼料需要量的主要因素。推薦的大多數飼喂水平是根據豬在適宜溫度時的需求確定的。當氣溫低于豬的最適溫度時就需要額外消耗飼料來保持體溫。因豬消耗能量保溫時,其身體和和胎兒所需的能量就消耗掉了。不同類型的圈舍,其溫度不好控制,飼喂水平需要作相應的調整。冬天應提高飼料水平。建議每低于舒適溫度(21℃為豬的舒適溫度)3℃。飼喂量的調整為后備母豬0.14kg/天,經產豬0.20kg/天。
此外,夏天的高溫也會影響飼喂量。夏天因為泌乳期采食量下降,斷奶時母豬的體況可能比冬天差。這就要求妊娠期飼喂量必須增加,以便下一次分娩時體況能達到要求。當然也可以讓產房使用降溫系統來避免,因為泌乳期采食量的提高是飼養制度成功和高生產力的關鍵。
標準的后備母豬飼喂程序:
注意這里假設的是:后備母豬在體重100kg時轉入后備母豬舍,適應7-8周后在第3次發情時配種。
1.當后備母豬進入后備母豬舍時應按食欲自由采食,在第2次發情前至少每天應飼喂3kg。
2.當群內50%以上的母豬出現第2次發情時將飼料水平降到每天2.5kg。
3.在第3次發情前的14天將飼喂水平提高至自由采食水平或至少每天 3kg。
4.在最后1次配種或輸精后的當天迅速將飼喂水平降到每天1.8kg,直到配種后21天。
5.從配種后 22天開始將飼喂量提高到2.1kg
6.在第1次體況評定時 (妊娠28-35 天)根據評分調整飼喂水平:
對評分為 3以上的,保持飼喂量 2.1kg/day
對評分為2的, 將飼喂量提高到 2.3kg/day
對評分為 1分的, 將飼喂量提高到 2.5kg/day
備注:后備母豬的體況評分一般不可能低于2分,除非其處于生病狀態。
歐洲環保一樣是很重視,但還是發酵了還田為主
7.在第2次體況評定時 (妊娠63-70 天) 根據評分調整飼喂水平
8.在妊娠91天將飼喂量提高到每天 2.8kg
9.在妊娠110天時后備母豬如果仍在妊娠舍,應主動將飼喂量降低到1.8kg
10.在妊娠期,圈舍溫度低于最適溫度時(對飼喂在無墊草的限位欄中的后備母豬來說大約為 21℃),每降低 3℃每天應增加采食0.14kg。
1500頭母豬 場,外表看上去很普通
經產母豬飼喂程序:
1.斷奶母豬在進入妊娠舍時自由采食或按食欲采食,在不浪費的情況下應讓母豬盡可能多吃。
2.在最后1次配種或輸精的當天:
對體況評分為 3分以上的母豬將飼喂量減少到每天 2.1kg,直到配種后 21天;
對評分為 2分的母豬將飼喂量提高到 2.8kg/day ,直到第1次體況評定 (妊娠28-35 天);
對評分為1分的母豬將飼喂量提高到 3.4kg/day,直到第1次體況評定時。
3.在妊娠的22天將評分為3的母豬的飼喂量增加到每天 2.3kg
4.在第1次體況評分時 (妊娠28-35 天) 根據評分來調節飼喂量:
對評分為3分的,保持每天 2.3kg 的飼喂量;
對評分為2分的,將飼喂量提高到 2.8kg;
對評分為1分的,將飼喂量提高到 3.4kg。
5.在第2次體況評分時 (妊娠63-70 天)根據評分來調節飼喂水平
6.在妊娠 91天時將飼喂水平提高到 3kg
7.如果在妊娠110天時母豬仍在妊娠舍,應將飼喂量減少到每天 1.8kg
8.在妊娠期,溫度低于最適溫度時(對飼喂在無墊草的限位欄中的母豬來說為21oC),每降低 3oC 需要提高0.2kg的飼喂量。